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十一节老汉问政(2/2)

已经被云家采买走了,皇帝也就没有再去看人家的猪

一项政策,自他台到执行,需要照顾的是大多数人的利益,而非一小分人的利益,陛下被云家庄的表象迷惑了。

一样米养百样人,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原以为老百姓只能提,果,猪这样的问题,现在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自己制定的一切政策,最后都会落到他们的上,他们才是这些政策的最终解读者。

李二的都要突来了,就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曹老汉的话乍一看没有问题,确实是一个两全其的好事,但是国朝在制定劳役制度之初,就没有想到还会有这问题,只要把这个问题彻底的展开,就需要重新厘定朝廷的赋税制度,这岂能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情。

“陛下啊,老汉的儿是府兵,也跟着侯爷上了几次战场,军功也拿了一些,现在他留在家里就成了懒,什么活都不,仗着自己有军功打算躺着吃饭,一门心思的等着陛下重新召唤他上战场,老汉问过我家侯爷了,朝廷这几年的政策就是休养生息,不再动刀兵了,您说他这个样下去怎么得了啊,说起来他是府兵,寓兵于农,朝廷不打仗他们就是农夫才对,可是他不想地,只想当兵,您是不是再把他招到军伍里去?”

“亏本?此话怎讲!”李二差被这话噎住,服劳役还有亏本一说?

能载舟亦能覆舟,而又是最为多变的,舟也需要顺应事实变化,有时借力,有时顺势,有时逆而行,不熟者必将倾覆!”

两小儿辨日的故事陛下不会没读过吧?”未完待续。),

“陛下,也没有不合理这一说,国家也要修路,也要筑城,这些活计总是需要人来,虽说我家侯爷他们抓来了好些外族人,可是筑城这活计怎么能给他们,咱家的城池还是需要自家人来修的,官家把这个理讲了,老汉就是觉得,有些人能去,有些人不适合去。

李二张大了嘴,这又是一个和国家兵役制度相关联的问题,也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的清楚的,自以为完理结果,到了底下就会完全走样,用自己一个人的想法替代全天下人的想法,实在是太偏颇了。

老汉憨憨的笑了一下说:“是啊,亏本,您看啊,老汉要是用服劳役的时间去城里卖果,一个月下来就能赚到五个银币,可是呢,老汉拿一个银币就能去雇一个壮劳力,如果让这个壮劳力代替老汉去服劳役,不但的活比老汉多,还比老汉好,这样一来,老汉还能净赚四个银币,这样不但对官家好,对老汉也好,陛下,您说明年的劳役老汉能不能雇一个壮劳力去啊?”

“这么说朝廷的徭役设定的并不合理?”

回到云家之后,李二和群臣坐在云家的大厅里,向群臣解说了自己在云家庄的见闻,两个老汉的问题,就让自己这位天下至尊哑无言,天底下还有那么多的百姓,积蓄的问题还不知有多少,看似平缓的面下到底潜伏了多少暗?”

李二笑着,对这一句话非常的满意。

“男人家总还是需要一些威严的,要不然压不住家,老汉的几个儿都怕老汉,却和他们的娘亲,其实都是一个理。”

不大工夫,就转遍了云家庄,一些老农也敢大着胆和皇帝说话,至于长孙早就被一群老少婆姨簇拥着不知去了那里,相比威严的皇帝陛下,平易近人的皇后娘娘在云家庄总是最受迎的人。

了朝廷给的地,那就要缴税和服劳役,问题是咱云家庄上的人去服劳役亏本啊。”

那个曹老汉自己都说了,他一个月能赚五枚银币,陛下难就认为天下所有卖果的人都能一个月赚五枚银币?他能雇佣得起一个壮劳力,难别人也能雇佣得起?劳役是一个百姓向国家舒纳忠心的一方式,不是一个银币的问题,老夫以为,徭役这事,只能扩大,而不宜减少,至于那个懒惰的府兵也只是个例而已,没有可

话匣一打开,乡农们见皇帝好说话,也就慢慢的你一言我一语的找着和皇帝说话,这样长脸的时候并不多。

李纲听完呵呵笑:”陛下不必妄自菲薄,贞观朝至今已是千古难得的盛世,我们如今国无外患,内无隐忧,这就是陛下的功绩,陛下长存百姓心,自然可以铸就一代圣君,所谓众难调就是您现在遇到的问题。

“看来皇后比朕更受百姓的迎啊!”李二回没找见皇后,就和乡民们打趣起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