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到处都有抗议声。明明石大人在朝中治理得好好的,为什么老太太把他挤压下去?
各地正直的地方官员,进谏的奏折象雪花片一样飞到了京城。
当然现在也没有了天理教利用这个机会造势,因此也不会出现更大的乱子。吕夷简还在咬紧牙关坚持着。同时老太太也有些着急,她很含蓄地写了一封信,给晏殊。希望通过两个人的关系,让晏殊写信给石坚,要石坚帮朝廷想出一个办法来。敢情她也要学习吕夷简。
晏殊回了一封信,臣帮你写了,但石坚听与不听,臣不敢担保。
果然石坚回了一封信给晏殊,说了,我现在只经营真定府,收复幽云。朝廷之事我不会发一言,在去年我离开京城时就与皇上说过了。
想也别想,就是再下三十道圣旨,也别想。我石坚也不是那么践!
但吕夷简也不简单,再查再冉。将他家的几个管理产业的下人都喊来问。终于让他隐约地明白一个道理,就是东西卖不掉。而且他也听过石坚的一加一有可能等于三,等于十的理论。一个产业的开通,带动的并不是这产业的本身,牵连的经济太大了。
这个道理也同样相反,因此朝廷停下了援助,导致一些产业萎缩,然后影响越来越大。现在怎么办?还是让老百姓手中有钱,有了钱经济一活,交子就会再次还原。
于是同幕僚们反复商量了,从粮食打开缺口。今年因为种植棉花的棉农少了,棉价上涨,想到这里他也很佩服石坚,人家到了真定府后就强行嘱咐百姓种棉花。
因此明年的粮价将会还原。
那么朝廷可以拨下巨款,来收购粮食,而不是让商人录削百姓的粮价。
旦朝廷这样做,那么百姓有了钱,一是感谢百姓(或者感谢他吧)。二是可以买卖,这样,一个幕廷的经济全部盘活。
石坚在真定府听到吕夷简的做法后,也不禁苦笑,这个人的才干,那是没有得说。他可是对经济一点经验也没有的,可现在却基本将问题的脉搏隐隐找到。
但问题并不是这一点,收购粮食,是件好事,利国利民。而且现在朝廷各大粮库里的粮食剩得不多了,一旦发生灾荒或者较大的战争,就会很危险。现在正好借这个机会将粮库补充回来。
但要想将经济拉动,还得开源。还是强烈的开源,这样才能使现在的经济好转过来。还有新法,必须要用直臣,否则还不能平息民怨。
可石坚只是想想,什么话也没有说。正好借吕夷简这一折腾,为新法的落实打下基础,为他以后将新法普及起来,带来很大的方便。
另外吕夷简也做了一件让石坚哭笑不得的事。放开对契丹粮食的出口。现在因为对契丹的粮食封锁,两个国家的粮价差距很大,可契丹从宋朝那一次入侵掳掠了许多财款,手里有了一点钱了。为了利润,有许多商人不惜冒着危险,开始走私。于是让商人走私,不如朝廷得利。
石坚叹惜一声,放就放吧。契丹疆域太大会了,想要造成元昊那么麻烦,是绝不可能的。而且这一条也是对付石坚,现在契丹没有了粮食后顾之忧,他征伐幽云十六州的难度加大,不是说幽云不灭,永不问朝中政事。那么让你慢慢在真定府呆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