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中国古琴史2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中国古琴史(2)

汉弦歌俑

汉、魏、六朝时期,古琴艺术有了重大发展,除在《相和歌》、《清商乐》中作伴奏乐qi外,还以‘但曲‘演奏形式chu现。《广陵散》、《大胡笳鸣》、《小胡笳鸣》等,反映chu古琴作为qi乐演奏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汉末的蔡邕父女和魏、晋间的嵇康,都是当时著名的古琴演奏家和作曲家。如嵇康擅长弹奏古琴名曲《广陵散》,己传为历史佳话。创作的著名乐曲有嵇氏四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蔡氏五弄:《游chun》、《渌水》、《幽居》、《坐愁》、《秋思》;传为竹林七贤中的阮籍所作琴曲《酒狂》以及六朝宋王义庆《乌夜啼》。

隋唐时期,西域音乐盛行,琵琶兴起,古琴音乐的发展受到一定的抑制。但由于古琴谱的产生,不仅推动了当时古琴音乐的传播,而且对后世古琴音乐的继承发展ju有shen远的历史意义,使中国古代音乐历史进人了一个ju有音响可循的时期。隋末唐初赵耶利,对当时liu行的文字指法谱字,进行了整理,并辑录了《弹琴右手法》、《弹琴手势图》等解释演奏法的著作。著名的琴曲《碣石调幽兰》,为南朝梁丘明传谱,现存为传到日本的唐手写卷子,是中国最早的、也是目前所知的唯一的一份古琴文字谱。

唐代诗人李峤、李颀、李白、韩愈、白居易、张祜、元稹等,都为古琴写下了不朽的诗篇。白居易爱好古琴,在《夜琴》中有:“蜀琴木xing实,楚丝音韵清。”他的琴艺很高,并能自弹自唱,甚至在旅途船中仍以古琴为友,他在《船夜援琴》中写dao:鸟栖月动,月照夜江,shen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心静即声淡,其闻无古今。”张祜的《听岳州徐员外弹琴》也有:“玉律潜符一古琴,哲人心见圣人心。尽日南风似遗意,九疑猿鸟满山yin。”描写了古琴丰富的表现力。唐代著名琴家有赵耶利、董ting兰、薛易简、陈康士、陈拙等。赵耶利总结当时琴派说:“吴声清婉,若长江广liu,绵延徐逝,有国士之风,蜀声躁急,若急狼奔雷,亦一时之俊。”至今仍符合吴、蜀两派的特点,盛唐的董ting兰作有《大胡笳》、《小胡笳》等琴曲传世。薛易简在他著的《琴诀》中总结了古琴音乐的作用是:“可以观风教、摄心魂、辨喜怒、悦情思、静神虑、壮胆勇、绝尘俗、格鬼神。”并提chu演奏者必须“定神绝虑,情意专注”,为后世琴家所重视,从而引伸chu许多弹琴的规范。

晚唐曹柔鉴于文字谱‘其文极繁‘,使用不便,而创造了减字谱。即在文字谱字的基础上对汉字谱字加以减笔而成的一zhong谱式,近似演奏符号,是古琴减字谱的早期形式。唐代著名琴家有董ting兰开元、天宝年间,从其师陈怀古chu1承继了当时最负盛名的沈、祝二家声调,擅弹琴曲《大胡笳》、《小胡笳》。天宝中琴家薛易简,可弹大弄四十、杂调三百,并有理论著作《琴诀》七篇,擅弹《三峡liu泉》、《胡笳》、《乌夜啼》、《别鹤cao2》、《白雪》等曲。晚唐还有琴人陈康士gen据屈原《离sao》所作的琴曲等。

宋朝的古琴一方面chu现怀旧的复古主义倾向,另一方面由于古琴在《相和歌》、《清商乐》演奏中的长期实践,与民间音乐有着shen远的联系,以及琴曲‘楚汉旧声‘的历史传统,使古琴音乐在复古主义倾向中并没有被湮没,而是有起有伏曲折地发展着。南宋时期杰chu琴家郭沔号楚望,生于1190年,卒于1260年后和他的弟子刘志芳、maomin仲等人,在古琴遗产的整理、创作方面对古琴音乐的发展作chu一定的贡献。如郭沔创作的琴曲《潇湘水云》、《泛沧狼》、《秋鸿》;刘志芳创作的《忘机》、《吴江yin》;maomin仲创作的琴曲《渔歌》、《樵歌》、《佩兰》、《山居yin》等都liu传至今。当时著名的琴曲还有《楚歌》、《胡笳十八拍》、《泽畔yin》等;琴歌有姜夔公元1155一1221的《古怨》;庐山dao士崔闲所著《醉翁yin》等。宋人朱长文撰写的《琴史》,真实地记录了隋、唐、宋三代琴的史料。

——————————————

本作品相关不计算在更新数量之中,只是给大家看看,多了解一些古琴。晚上5点和8点的更新不变,huan迎书友们收藏,投票。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