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可能幽州之军南下,青州之军回夺平原,届时主公三线作战,如何应付?当前之势当先平定黑山贼军,稳定辖内局势,利用公孙赞和刘虞两人日渐加深的矛盾,协助刘虞先除掉公孙赞,稳定北方的局势,然后再南下中原,此乃是行事所趋,请主公三思”袁绍一听气愤的说道“难道就这样放过兖州的这三个家伙,任由他们这样胡作非为?那我袁绍的面子往那里搁”?
旁边的审配站了起来说道“主公,此次兖州境内作乱,乃是桥冒鲍信刘风三方联合起兵,我等且想一想,是谁有这么大的号召力能让他们三个人撮合在一起?而且如此的尽职尽力,毫无怠慢,横扫兖州。想来只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青州的李先河。早先在下就曾听说过这泰山的刘风和青州有着让人无法了解的神秘联系,此人一直在泰山,以镇压黄巾起家,得皇莆将军推荐为泰山的太守。平时此人毫无声响,好象和青州也没什么来往。但为什么这次竟然突出奇兵席卷兖州,这背后必定有一股强大的势力在作为他的后盾,通过这次的兖州事件我可以肯定的这股泰山背后的势力就是青州。鲍信主公应该了解一点,乃是前北军的长水校尉,后跟随李海出征过西凉,回到洛阳后被任命为济北相,此人和李海在一起征战过,也很有可能现在倒向了青州。至于桥冒在下则觉得有点奇怪,他本来和主公一起发起檄文号召天下诸侯讨伐董卓,按道理说应该是和主公站在一起的,但是怎么这次也和鲍信桥冒混到了一块?这点在下开始始终不明白,但是当大人得到王弘被杀的消息时我就立即明白了。据从兖州逃回的军士说,杀王弘的人乃是前韩馥的手下将领张合,而此人在主公入主冀州之时已经和荀甚一起投靠了青州,张合现在出现在了桥冒的军中。而在此之前,主公和诸位大人是否记得,桥冒在糜丘杀刘岱之事,刘岱在酸枣曾经向桥冒借粮,桥冒不与,结果刘岱带兵前去要杀桥冒,但是给桥冒跑了,桥冒对此事一直怀恨在心,以桥冒的实力要在日后杀刘岱报仇还是不够的,但是桥冒却在前一年就做到了,而且是有人给了他巨大的帮助,这个人就是泰山的刘风,桥冒和刘风素无来往,刘风为什么平白无辜的帮助桥冒去杀刘岱?那是因为刘岱和青州的李海一直不和,这个事主公当年在洛阳时就曾听李海的好友王匡说过。由此以上的几件事相连的结果来看。肯定的说桥冒也已经加入到了青州的一派了,可以肯定的说这次的兖州战事乃是李海一手策划的,刘风桥冒鲍信等人只不过是个幌子。而且这次的行动就是冲着大人你来的,前次大公子占据平原,李海竟然毫无一丝的反应,那是因为他正在辽东征战,不想正面和大人发生冲突。但李先河此人是绝对不会吃哑巴亏的人,所以他派这三个人占据兖州,杀了王弘和袁遗大人,一是扩充了地盘,二是牵制了大人和众中原诸侯的眼光聚集到兖州,而不是是注意青州。三是同时敲山震虎,借此来警告大人占领平原的报复。此谓一箭三雕,真不亏为毒辣之计。看来这人极不简单,城府谋略高深,况且手下谋士武将人才比比皆是,乃是当前实力最雄厚的诸侯之一,必定将是主公日后的最强劲对手。所以在下也觉得逢大人说的不错,我们当前应该稳定冀州,然后图谋幽州和并州,发展实力,等待机会再和李海一决高下”
审配精确而富有哲理的分析,立即让其他的袁绍的谋士大将都纷纷赞同,劝说袁绍不要枉动刀枪。袁绍是个没什么主见的人,听众人这么一说,只好作罢。李海在辽东听到这个消息是兴奋无比,于是让吕虔吕子恪为济阴太守,刘风驻守山阳。首先稳定兖州的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