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一章光明品牌(3/3)

十五万人口。光荣城也取代牟平发展成一个拥有十七万人的城市。光辉城则发展到了近二十万人。连接三城的道路宽敞整洁,人流车马络绎不绝。龙口码头建造完成,船坞和水寨也已完工,并且打造出了三条大海船。在建的另外几条也快要下水。在高翔和杨浩的带领下,技校的学生和工匠们建造了玻璃厂和水泥厂,并筹建了酒长,食品厂和服装厂还有家具厂。在高翔和杨浩的指点下,工匠门灵性大发,比如现代的转椅和沙发,高翔只是画了个草图和略加解释,工匠们第二天就拿出了样品转椅和蒙着猪皮的沙发。高翔还用磷矿烧制成红磷,做成简单的火柴,并把火柴厂开设在光辉城,当然这个是城管曾昭荣强烈要求过去的,因为好东西大多在光明城,钢铁厂和煤矿还有新的水泥厂在光荣城,只有自己的光辉城还没什么产业,所以新的火柴厂和家具厂都设立在光辉城。这些东西经过苏双和张世平的商队贩运到中原,立即被富有人家抢购掉。甚至在不久,还出现了仿制假冒产品,李海不得不做出设立商标的做法,以后东莱的物品一律贴上光明牌的商标。

李海又命人在胶水河上建立了拦河大坝,修建水渠,不但使光明城外的荒芜之地到处都变成了良田,而且还解决了三个城市的工业生活用水的问题。通往北海和东莱各城道路也已经修通,通过条条道路三个城市生产的各种新奇物品和各种器具不段经过张苏二人流通到了中原,整个青州都已经知道有光明城这个地方。这里是流亡百姓的天堂,逃亡的百姓开始不用招募了就往这里投,因为他们听说这里可以通过劳动养家糊口,可以得到想要的安定,这里只要不犯法可以人人平等,这是在其他地方不可以想象的事情。

孙乾已经不用再去奔忙了,李海已经把他调到了龙口协助徐晃工作。改派龙口县令陈明在光明城外三十里修建了一个接待站,所有投奔这里的人在这里进行登记集中后,由办公人员按照需要分别送到光明城和光荣城。

很多的商人也来到三个城市开设店铺进行倒卖货物,随即李海就任命王修制定税收和商业管理条款,进行收税。并规范金融管理,开始储备黄金。不过从泰山收集来的金银和孙乾的家当差不多全花光了,这还不算苏双和张世平两位所投入的,好在现在开始有进帐了,相信以后东莱的产业可以支撑我们的支出,特别是龙口盐场投产将带来巨大的收入。李海想到光明城发展一定会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冬季到了,还有两个月就要过年,负责耕种的农夫已经开始有了空闲。想到还有几个月就是黄巾起义爆发的日子,虽然东莱地理位置比较偏僻,黄巾之乱一时还到不了这里。但是时间仓促。现在就得立即要做好准备。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