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番刘北上,往来俱有人护送,犹经多少风险,如今再令人去,有几人愿意出这个头?
“臣保举荆南府刘知府!”
“臣保举李显忠!”
“臣保举----”
一时之间,聪明点地反应过来,如果能够保举朝外之人,绝对不会有人当场反对,而自己却可以轻易避祸,岂不两全其美,当下朝野之间各个知名人士皆有人保举,朝中喧闹不堪,赵构心中暗骂:“劲风知节草,这般都是墙头草,哪个肯为大宋担当?哼!”秦桧却听出蹊跷来,这时却不与群臣相争,待散朝之后,径往垂拱殿面见赵构:“陛下,臣倒有一人可以保举,料来不在朝中诸臣所举之下。”
刘、李显忠之辈,都是汲汲于议论恢复之徒,若真个往河北去,只怕不久就会和杨再兴一个鼻孔出气,个个跃马提枪,与金人厮杀,那时岂不麻烦?秦桧虽在朝堂上不多言语,此时却举出一人来,连赵构都起了兴趣:“万俟?此人当日与岳家不谐,今岳飞次子治河东,只怕其难当此大任罢?”
秦桧却笑道:“陛下有所不知,万俟不惟忠直过人,也曾与岳飞有过旧交,当日曾与岳飞议论恢复。为人臣者,规过劝功,岂能以私废公?”
赵构心里嘀咕:“这万俟当日不是你安排处置岳飞么?怎么今日反令其辅佐杨再兴?莫非----”
但次日旨下之时,仍在旨中道:“万俟精研坟典,秉性忠直,诚为贤良,舍珠玉而不用,何恣于外求?今河北思安,方良臣用命之时,宜尽其精忠,以孚朕望!”
此旨一出,临安震动,万俟之名,一日间响彻大宋官场。秦桧府内,秦桧却对儿子道:“此子不去,久后必为汝祸患,今遣其北上,虽成其名,但王事未了,只怕一生难得返回了,此后为父在朝一日,万俟休想有返身之日!”
秦埙躬身道:“孩儿受教!”
秦桧其实也没有将话说得很尽,但秦埙略略有些猜测得到:“万俟与岳雷不共戴天,只要敢北上渡河,莫说遇到岳雷,只怕在泽州就被杨再兴戳一千个枪眼,哪里能够南返?”
万俟在岳飞死后,被派遣往金国充任和议报谢使,不合在迎还韦后等事务上与秦桧作对,早已经被贬尽官职,谪居归州,此时已经再次移往沅州看管,日渐远离临安繁华处,眼看只要秦桧在一日,再也没有返朝的一天了。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