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地意思,莫非要酿酒?此中有何利哉?晋城余粮,每年不过万石,便是今冬过后,小麦大熟,料来年余也不过两万石,能够酿得多少酒?且南北皆能酿酒,何必买晋城酒喝?”洪皓不解地问。
杨再兴却喝:“张先生未饮先醉了!须罚一杯:此间哪里得洪某来?莫不是张先生错认了人?”
杨再兴笑:“除此二者之外,倒是以丝绸为多,但晋城地少,不能发展蚕桑,盐却是解州所产池盐为主,南北均有海盐,也无甚大利。倒是这余下一项——”
洪皓将信将疑,却密密着人安排开酿酒诸事去了。过年之前,晋城中来了两名生客,却被罗彦迎
泽州府衙中,
门便大叫:“大哥,看看谁来了!”
二人同时举目注视杯中酒。
洪皓:“大人且分说,老夫参详参详。”
当下两人纵声大笑,洪皓自到晋城,诸事顺遂,心怀大畅,此时也早明白了杨再兴绝不是偏安一隅的角,他日必有大事业可期,自己虽说只是治一州府,所涉及的事务却远及千万里外,哪里是临安城中那班腐儒所能够想像的?因此洪皓从不以师长
份自居,而是甘为僚属,在府中甚至就以知府
份
现,众人也无有不服:这老夫
实实在在是个
官的料!
所共知,前的莽汉
才是晋城之主,洪皓虽气节甚
,却并非不通世务,否则如何能在上京优游于诸王之间!
洪皓一怔而悟,以手加额:“老夫昏瞆,谢大人提
,这酒该罚,该罚!”
杨再兴呵呵大笑:“先生既然如此,杨某不妨再为先生多事,下家中犬
志远,方才不足三岁,却已经认得数十字,比某家少时
得多了。开年后若得便时。倒要请先生受此
一拜,以免杨某之过矣。”
杨再兴:“晋城商号满天下,往来之利颇厚。却几无晋城所产之
,除却江南诸路及朝廷所需
铁,每年可致七十万,此外别无一
可供
易。某家有心多造些货
,却不知从哪里下手,先生可有以教我?”
二人哄然大笑,遂举杯共饮,杨再兴才:“今日请先生来,确实
“不须太多,一万石足矣!”杨再兴决然:“某家颇知酿酒之法,与《齐民要术》中所载大不相同,若酿之得法,万石粮
可得
酒三十万斤,且江南河北所酿,无
可比晋城
酒!”
洪皓闻言一怔。愕然:“大人昔时以神枪闻名天下,如今以商号富比陶朱,怎么会向老夫请教起这个来,若论经史典籍,老夫略知一二,若论货
之
,怕当今天下,大人排第二。没有人排得第一吧?”
洪皓沉:“这个么,老夫倒也晓得些许。朝廷一向
束最严者,不过铜铁、盐、茶、丝、酒诸项,若论赋税么,倒是以盐、酒最著,莫非大人——?”
—
“大人见召,有何事吩咐?老夫洗耳恭听!”酒过三巡,言归正传,洪皓开问
。
“这两个月来,却是洪某有生以来最为快活地日!”洪皓举杯叹
:“上京城中,度日如年,常谓此生不得返江南,真正回了江南,却
杀机,反不如上京安稳。祸福难料,往往如此。反是在这晋城中,
安乐
,即心安乐
,无牵无挂,为杨大人分忧。乐如何之,大人不须谢老夫,反是老夫要谢大人!”
杨再兴笑:“先生错了,某家正要先生指教:大宋朝税赋中,哪些项最重、最多?”
“呵呵!先生自回晋城以来,劳心劳力,让某家好过了不少,却少有请先生小酌,岂是待客之?来来来,这菜却是柔福的手艺,先生不可不尝!”杨再兴举筷布菜,洪皓受
若惊。这晋城之中,宾主相得,远胜那临安君臣相疑,洪皓暗自庆幸自己没有选错。
洪皓笑:“东家要聘西席,老夫岂有不从之理?只怕大人舍不得公
在老夫手中受苦,却莫怪罪!”
事,不知先生有何妙策。”
杨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