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不得入内,方才与罗彦细细商量,直至入暮时,罗彦才离开洪宅。三日后,洪宅中火起,火光烛天,光照数十里,临安城中颇有所闻,及天明,临安府遣人存问时,却见洪宅中三成房宅已经成灰,洪皓诸子号哭而报:“昨夜府中走水,家严所在书斋正在火中,救援不得,眼下早已经连骨成灰,哪里辩得出来!”
赵构闻报,跌足叹息,与秦桧以目示意,颇有嘉赏之意。秦桧大悟:“原来韦后在上京事体,也有不便处,圣上难得如此出手,这般倒便宜了秦某!”岂料赵构在那里暗道:“这秦桧做事倒也干净,也证据也烧得馨光,洪皓就算写下什么,当在书斋中付之一炬了,从此母后可以安心了。”
半月之后,杨再兴大会诸将,着人请出洪皓来:“这位张先生,乃是太行山中大隐,前日里闻说我晋城军中之事,特来襄助,此后诸位以先生称之可矣,泽州府一应事务,先生之言即某家之言,诸位不可违误!”
众将大奇:这不是两个月前由此南下地洪先生么?什么时候成了太行隐士,又改姓张了?但杨再兴既已发言,众人无有不遵,洪皓从此改叫张子鱼,虽云幕属,实则领知泽州诸般事物。而当年的礼部尚书之名岂会有虚?不到十日,泽州府大小事务,官、民、军、匠、财、农、仓、刑、名等皆各有新任职司主事,除了郭铁匠留任外,诸将均从琐事中解脱出来,全力投入到练兵之中,杨再兴如释重负,才有许多闲暇,与家小相聚。洪皓则在繁忙的州治琐事中兴趣盎然,乐不思蜀,当真人各有所好。
此时从各地抵达晋城的新兵已经让晋城总兵力达到了3,杨再兴下令,江南重新训练各分号镖手,暂不往晋城运兵了,毕竟晋城诸般事务才上轨道,虽然夏粮入库,让杨再兴底气大涨,但按洪皓计算,城中粮草最多能够容纳大约四万兵力,再多就是负担了。杨再兴从来不打算把自己逼到死角,总想留点余裕,于是就此作罢。但让洪皓和杨再兴都深感意外的是,仔细核对过的账目显示,南来北往地贩卖之下,晋城月入竟然已经近百万!若是按岳家军规模,这样的收入足以养活十万以上精兵,若非泽州府地盘有限,粮草积蓄不够,还可大大扩军!洪皓不能想像的是,这样地收入已经达到了当今大宋朝的总税入的近三成!这还没有把城中金银折算成市价,否则还要高些,而江南河北诸分号中的结余也没有计算在内,看来无商不富这句话在大宋朝当真是至理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