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九十五章何穿越之小商河请缨提锐(2/2)

杨峻默然,知岳飞虽然人在中枢,仍然时刻不忘北伐,和议之事是绝对不会附和的,若有机会,定要主张北伐,果然取祸之矣,只是自己见难不救,于心何忍!

请罢某之职,若不能北伐兀术军,则充之观足矣,庶几免王禄而废王事,于心有愧,圣上诏谕某与韩相曰‘朕昔付卿等以一路宣抚之权尚小,今付卿等以枢府本兵之权甚大,卿等宜各为一心,勿分彼此,则兵力全而莫之能御,顾如兀术,何足扫除乎’。富贵于我如浮云尔!既然圣上有此话,岳某也不好推辞,且居中枢以待时机。若圣上果有降罪,岳某安敢辞哉!”

“杨兄弟何罪之有?”岳飞笑:“若为王事而有妨此,岳某不敢以许国,则此富贵又有何用,百年光易过,最怕到老来荒废,整日里读圣贤之书,岂可诵其辞,而行违其理?杨兄弟既谙变通之,于此世中无忧矣,却是人各有志,不可相!兄弟之情,岳某岂能不知,不必再劝为兄了!只是若岳某有不测之祸,必祸延此府门中人,那时若杨兄弟还记得此时情意,还望曲加顾全,此是为兄的一不情之请!”

五月中,参知政事王次翁受秦桧之意,举直秘阁淮东转运副使胡纺为司农少卿,总领淮东军钱粮置司,任楚州尚书度支员外郎总领提举大军钱粮等事。胡纺离行在前,赴秦桧府议事良久方成行。

言罢举杯,一饮而尽!

月底,中枢议刘锜去留,张俊与杨存中称,在濠州之战中,刘锜怯弱畏战,不当再以节度使领军,岳飞知其事,据理力争,但时却未采纳岳飞意见,罢去了刘锜的“淮北宣抚判官”之职,而任之为荆南刺史,只不过许其“或遇缓急,旁郡之兵许之调发”也就是可以调度王贵、张宪所统兵。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路!却归来、再续汉游,骑黄鹤!”

杨峻闻言,知自己再无力可施,只得泪举杯,和泪咽下,掷杯而去。

“大哥一心为国,拳拳之意,天日可表,且为国事而不惜此,圣上手诏言‘国而忘,谁如卿者’,大哥足以当之,杨某不及大哥多矣,尚劝大哥常保富贵,岂不荒唐?此是某家之过,还请大哥勿罪!”杨峻以退为脆认错。

正是朱仙镇外攻取开封府时,未尽的那阙满江红,如今兵权尽失,如当初杨峻淮西战事前所遗家书中所料,万般无奈之际,竟然续完了这首词。只是杨峻听在耳中,更心如汤煮,难受已极!

六月中旬,楚州韩世忠旧有变故,赵构令韩世忠留行在,而张俊、岳飞前往抚军。

后,传来岳飞诵词声:“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