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二四八征兆(2/4)

淑宁抿嘴:“我瞧你料理家务,已经很是有模有样了,称得上游刃有余,与一年前相比。真是大不一样。”真珍不由笑:“你这话说得是,我自己也不敢相信呢。从前我在家时,只在旁边看过二娘家,那时还以为凭我的聪明,这些小事绝不在话下。谁知真地遇上手,才知其中的难。我哪里经过这些?先前有额娘和你在还好,你一阁,二嫫又跟着额娘去了保定,我一个人担起那么大的家业。有事也没问人,真是慌了,恨不得把事情都丢开。”她低笑了笑,:“那时候。想到你哥哥和明哥儿还要靠我照顾,一切辛苦都是为了这个家,我才撑下来的。”

淑宁担心地:“既然如此,阿玛和额娘怎么没跟我提起?先前写信来,还说一切都好呢。”端宁:“他们也是怕你担心。再来,便是不想让那一位知。”他伸四个手指:“这回跟上次不一样,无关公利,若是再让他帮忙,被人拿住把柄就不好了。其实你也不需太过担心。如今在直隶巡抚位上坐着的,可是那位李光地大人,他是皇上亲信之人,底下的人不敢得太过分的。阿玛政绩显著,人缘又好,行事又向来小心,那些人不能拿他怎么样。”

原来先前秋冬季节时,因为银终于拨下来了,张保提议的小型农用利设施整修工程得以顺利行,而省内几较为危险的河堤,也作了加固。先前圣驾在直隶境内时,直隶巡抚与布政衙门都得了夸奖。下雨季将至,只要今年直隶再次顺利撑过,到了年底论功,张保的政绩又会大大加上一笔。等布政使离任,他接任地可能又大大提了。因此便有人红,想寻机将他挤走,占下这个功劳。

端宁笑着摇:“不是,是刑的主事。如今西北又不打仗,我不耐烦继续呆在兵。从前在广州,我见过那位苏通判办案,有趣地,如今也想试一试。”

正在这时,杨师母余桐上门来了。两人忙向她问好,寒暄几句,余桐便把先前答应帮忙地几个络递给了真珍。真珍再三谢过,又叫人装了一盒心和几样果作回礼,还关心地问起杨先生近日可好,余家父母地病情如何,是否需要帮忙找好大夫。待送走了余桐,她又吩咐丫环们送心给几个男孩。免得他们肚饿,顺便还斥责了一个丫整个上午都不见人影地偷懒行为。待她理完这些,转回屋里时,见淑宁看着她笑,便有些奇怪地问:“怎么了?你在笑什么?”

淑宁心想:这算不算是房地产业和租赁业呢?

他见妹妹来了,便很兴地:“回来了?正好,有极的野。我待了中午焖好地,留下来吃饭吧。”淑宁低偷笑,真珍嗔了他一:“早说过了,快去洗脸换衣裳吧,几个小的都饿坏了。”端宁笑着转去了。

丫环送上新蒸的心,真珍连叫几声。才让淑宁从沉思中清醒过来。两人再度聊起家常。到了快开饭时。端宁终于赶回来了。

真珍要看着人收拾碗筷,淑宁便与端宁到书房去说话。端宁提起父母最近从保定寄回的信,淑宁才知父亲在衙门里又遇上了麻烦。

淑宁听了,若有所思:“你说得不错…”

如此,淑宁还是有些担心,端宁见状,便与她说起另一件兴地事。如果没有意外,他再过两个月,就能升上六品主事了。淑宁惊喜之余,想起他今日的去向,便问:“难那位荣休的主事的缺?”

贤宁有些沮丧,不过还是依了,小宝见他不兴,便在他耳边说了几句,贤宁便重新扬起笑脸,拉着他跑了,惹得真珍在后面提醒他们别跑太快。端宁笑:“定是看二哥从青州捎回来的玩意儿去了。其实那些大贝壳大海螺什么的,咱们也不是没见过,只是贤哥儿那时候年纪小不记得,才觉得希罕罢了。”

淑宁倒是没想到,不过也觉得有趣:“从兵到刑

。堆房那边只是利少些,情况不算严重,但粮行那边却因为粮价升,遇到很大压力,若不是卖的粮大半是自家产或是禄米,只怕会有亏损。加上直隶连着几年年景不佳,真珍担心庄稼方面地收会变得很不稳定,便决定不再买田地,改而在外城买店铺及空院,整修过后,再转租去。

午饭就摆在梅院,一桌人和乐的。吃完饭,贤宁要再拉明瑞去玩,小宝拦住:“刚吃了饭就去玩,当心肚疼,明哥儿待会儿还要午睡,咱们不如好好歇一歇,回去了成师傅那儿,还要扎步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