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二二六备年(3/3)

做的手脚,这次已经做得很小心了。想不到这个看上去很和气好说话的新夫人,依然发现了端倪。他们都是皇庄世家,被赐给贝子府后,不如从前风光,只想着多占点好处。可若是真把差事丢了,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啊?

桐英看得分明,冷哼一声,道:“看来你们不是头一回了,真是胆大包天!以为没人知道么?还不快把真正地账报上来,吞了的钱也给我吐出来!”两个庄头忙不迭磕头要退出去,却听得淑宁添了一句:“少动歪心思,一顷地里种什么粮食,能收多少斗,卖多少钱,瓜菜鲜花又是多少钱,这些我都知道,若是再动手脚…”她轻轻哼了一声,两个庄头满头大汗地退了下去。

淑宁本想趁机发落的,但她也知道桐英的顾虑。这两人是连着庄子一并被赐下来的,若要换掉,只怕内务府那边有些麻烦。只要他们心存惧意,不敢再贪得那么凶,让他们继续管庄子,当然比起用新人要好些。她虽有心提拔自己信任地人,但初来乍到,不敢做得太明显,只能徐徐图之。

重新报上来的账,收入几乎翻了一番,其中瓜果蔬菜和鲜花果然是大头。庄子上产地粮食,连同贝子爵位上得的禄米,足够他们全府人吃好几年了。因此留够自家吃用的,其他的粮食都统统卖掉了。淑宁有心帮娘家一把,就作主卖给了顺丰粮行。顾全生给了亲友价,与男爵府大房一样的价位,倒是皆大欢喜。

贝子府今年的入息看来很理想,按桐英的说法,每年新年皇帝都会给皇亲国戚发放红包,他去年就得了三千两。今年若也是这个数,府里的收入就有一万四五千两了。淑宁还是头一回经手这么多银子,心里有些兴奋。不过她也知道贝子府底子薄,所以不敢大手大脚,一半的银子都存了起来。

有进就要有出,除了为自家府里过年做准备,还要打点送宫里和各府的年礼。这年礼与寿礼不一样,不能用画替代,因此桐英也没费功夫,只是拿钱去

淑宁拦住桐英与尹总管,这样去古玩玉器店之类的地方买,价钱贵不说,也不容易找到好东西。她特地派人去霍买办的店,正好遇到他本人在,便请他来府里,说明自家的预算与送的目标,霍买办就笑咪咪地把事办妥了。

送进宫的年礼,除去一些零碎的小物件,主要是一个象牙的花卉盆景,雕得极精细,作价三千两,霍买办打了八折。本来桐英看中了霍家珍宝轩里另两款象牙作品,一个是三十三层的牙球,一个是天宫仙境的摆件,但价钱太贵,只好放弃了。

淑宁还另买了一尊白玉观音像送太后,虽然没有刻意巴结的意思,但公关工作还是要做的,桐英在这位老太太跟前还算有些体面,就当作是为自家老公送礼吧。

送简亲王府的是一对珊瑚盆景,简亲王与世子各一盆,只是大小有些差别。

各处王府、皇子府处的年礼就低调得多,而给娘家送的年礼,则多是实用型的,比如老妈最爱收集的名贵药材,桐英在奉天长大,有些门路,人参之类的药是极易得的;给父亲与兄长准备的是官帽顶子和朝珠的材料,连大房那边也没有漏。

过去总是跟着母亲忙这些事,从未自己独当一面过,淑宁觉得实在很劳累。幸好桐英在旁边提点不少,罗总管虽板着脸,但着实能干,为她减了好些负担。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