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二一五大婚上(2/3)

婚礼前十日,内务府派了教引嬷嬷来指导婚礼时的礼仪规矩及禁忌事宜。淑宁在轻松了两年后,又过了几天拘束日。最痛苦的,是嬷嬷们指她地耳不合规矩,要加刺几个。原来满族贵女,本就应该每耳穿三个耳。淑宁不知,佟氏以前提议时,见女儿怕痛,也没求;崔嬷嬷老,居然没留意到;选秀时条件放松了些,也有好几个秀女是只穿两个耳的,所以没人说什么。但现在要嫁王府了,不能再混过去…

最引人注目的首饰,前后只有十八抬,但盒装得极满,几乎没掉来。各各样的朝珠、手串、佩件、搬指、项圈、凤钗、簪、镯环、耳坠耳钳、戒指、扁方、钿与零碎珠宝,闪得人

原本以为这个弟媳家世一般,家境寻常,传说在家族中也不太得,陪嫁应该不会丰厚到哪里去,以后大可以不把她放在里。没想到嫁妆居然丰厚至此,只怕连王爷与继福晋那边都

香两个小丫,还有小四两、素馨的叔叔周五福一家、堂兄周昌一家、王寅一家,总共四房人,其中周昌家的和王寅家的,都是月嫂。这一年多里先后侍候了几位妇产妇,可算经验丰富。淑宁这才明白了母亲的用意,虽然不好意思,心下却很动。

到了婚礼前一天,男爵府公中与三房各派几个家人。由真珍带着,前往贝府送嫁妆,一路上引来众多旁观者。

接下来的钟表、盆景等摆设,都透着富贵气。各式各样的瓷、梳洗家什伙儿、胭脂粉,都不是寻常件。铺盖衣裳、针线尺、鞋袜荷包等等,光溢彩。却不显俗气。

所有陪嫁的妆奁都一一齐备,佟氏带着淑宁、真珍,外加小刘氏与二嫫,五个人亲自动手,将小件地东西一一装箱,大件的都由长福带人装好。结果后来发现首饰装了四十多盒,若算上其他东西,一定会超过一百二十八抬的,要是落了二房的脸面,倒不好了。于是佟氏大手一挥:“小件的挤一挤。”于是一个一盒的项圈变成两到四个一盒,坠角与零碎的珠宝放在一个匣里,镯耳坠质地分放,挤成一堆,首饰总共装成了三十六盒。再让脂粉与梳洗家什伙儿挤一挤,又节省了一抬。家俱那边大小几案着装,两柄如意都放在一起,字画卷起来装盒。最后加上陪嫁丫环仆役的行李,刚好整整一百二十八抬。

为首第一抬装的是嫁妆本与两柄如意,大红绸扎得很喜气。接着是十二块新瓦,象征着十二间房,是拒河庄的房屋数。十块土坯,包着彩纸。象征着十顷地。接着就是家俱。各床、榻、案几、桌椅、箱柜、多宝格、凳、衣架、穿衣大镜等等,有黄梨的,有黑酸枝的,还有楠木的,工艺湛。造型优雅,虽没有描金漆,也没有太多的镶嵌与大块地雕刻,但却透着斯文致。

简亲王府长媳瓜尔佳氏看到这些嫁妆,不禁心下一沉:小看那人了。

怪不得絮絮、媛宁、玉、嘉慧与魏莞都是穿六个耳呢。

那几个嬷嬷穿耳的功夫还算不错。她们早得了好些人的提,所以对淑宁一家还算客气。内务府的大婚礼服也很快好送来了,淑宁有些遗憾地收起自己地那大红绣旗袍,预备以后当吉服穿。

当东西全送到贝府,在前院一一摆开,供人欣赏时,众人都赞叹不已。有人说新郎官向有画名。新娘也是文雅闺秀,看那古董书画,便知两人相了。也有人夸赞那抬步床,不是京城里常见的式样,丝毫不显笨重的同时。又有一别样地雅致与富贵气。还有人估计那床的雕工与材料,在京里里没有三四千两都置办不下来。真珍听说后。忍住笑意,仍摆一副端庄样。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