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二一四备嫁(2/3)

在旁边听到“主”二字,微微皱了眉,但很快低喝茶掩饰过去了。

佟氏没几天就先走了,临行前让人将几个月嫂所学的东西集成小册,连几张产妇补地药膳方和顺产平安符,悄悄让人送往四贝勒府,还对女儿代了许多话。

真珍渐渐将家的任务接了过去,淑宁

那拉氏脸略有些不自然:“还是三弟妹想得周到,我还想着芳丫才两个多月,要先着絮丫那边呢。”她随意找个话题瞎扯几句,便趁早告辞了。

她一路苦恼地回到竹院,却看到儿媳李氏抱着满瑞,与一起站在院前等她。李氏上前一步:“额娘,满哥儿又吐了,该怎么办才好?”那拉氏条件反地差“去找梅院的人”这几个字,忽然想起佟氏方才的话,暗叹一声。伸双手:“给我瞧瞧吧。”

不过在派什么人去置办这一上,她们犯了愁。最理想的当然是长福。只是佟氏早计划好过些日便回保定陪丈夫,京里没个可靠的家在。谁去料理外务?府里的事她们都不太信得过。长贵倒还合适,偏偏又忙不过来。

佟氏淡淡地:“王府里必有专门照顾妇的嬷嬷,娘家亲眷派太多人去,岂不是落了王府的脸面?两人便够了。何况,昨儿舒穆禄家不是派人来报了信,说大丫有了么?她过门也有两年了,这可是要事。他家人少,我琢磨着要派个人过去地。至于剩下那个,明哥儿还不满周岁呢,边也要留人侍候。”

佟氏以为她是在担心絮絮,笑:“康王府规矩是严些,寻常人轻易上不得门。不过听说你表夫对妻很好,不需要太担心。而且你嫁后,便能正大光明地去串门了,到时候再去见你表吧。”淑宁笑笑,继续方才被打断的话题:“额娘觉得要先哪些家俱好?”佟氏:“我想箱柜、书架和多宝格博架之类的等屋修好后。量了正经尺寸再去打不迟,这些在京里就能找到好匠人。其他地,步床、罗汉床人榻、立柜连三、桌椅案几、衣架屏风就要尽早打好。还有绣墩圆凳…”

最后还是晋保帮了忙,在族中弟里,选了两个有过些经验又为人可靠地族侄,一个叫辅宁,一个叫和宁,帮三房置办淑宁的嫁妆。辅宁去苏州,和宁去广州。佟氏派了长贵与周四林两个跟着,让他们分别带了三千两与八千两的银票以及给霍买办的信,启程南下。

却说佟氏方才送走妯娌后,回看到女儿脸上有些不自然,便问她怎么了。淑宁总不能说是因为那拉氏说康亲王是他们家主地话,便扯开话题:“也没什么,只是絮絮表怀,我们也是过年时才听说的,我今日才知原来已经有八个月了。先前却一风声都听不见,是不是康亲王府规矩严,向来着府中人等不得外传消息?”

她忽然想起一件事,拍手:“差忘了,应该连椅披椅、床帘幔帐、门帘窗帘这些一并置办了才是,还有丝绸料和大件地绣活…横竖都要到苏州去,一齐办了吧。”

母女俩一桩桩商议妥当了,写好单,又将要打地家俱式样、风格与衣料服装的类图案都想好了,直过了两天才最终定案。

淑宁有些迟疑:“不是说巧云她们带人着么?”佟氏笑:“她们的多是荷包被面之类地,不够。你的陪嫁衣裳,除了自家的,还要去苏州置办些好的才是。那边料绣工都比京里好。费也少些。就这么说定了。”

回房的路上,她不禁觉得酸楚。芳宁年纪大些,嫁又早,倒也罢了;可絮絮年纪小些的,也快要生孩了;三房的淑宁,近日正在准备嫁妆,想来年内便要阁。这些女孩都有了好结果,可婉宁那边却一直没有好消息。自从丈夫下了命令,她便只有在中秋、新年和元宵那几天亲自去探望过女儿。虽然女儿安份了许多,但四阿哥从来不曾与她单独相过,只有几次与其他女眷在一起时,两人有过几句不咸不淡的对话。再这样下去,婉宁该怎么办?尤其是听说四福晋将要生产了,而明年又是选秀的年份。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