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着写着,她又想:“可惜现在没有方便快捷的邮政系统,不然也不致于要几个月才能通一次信了。要不要跟老爸通通气,让他跟陈良本提个建议,建立初步的邮政服务呢?就算不能通到广东来,在中原繁华地区局
实行,也比没有的
啊。”
为了防止孙女们继续受言连累,过了年,老太太便把婉宁送往保定的庄
,又把媛宁送到吉林她外祖父家里,只希望过个一年半载的,等
言消失再接回来。芳宁还要应选,只好留下,与陈姨娘母女俩终日以泪洗面。
但是言却因为卷
了一位贵族小
,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那些闲人不知
婉宁还是个孩
,便给
言沾上了桃
,可是不知怎的,竟然被人挖
当初芳宁的事来。由于当事人中的范家父
已搬离京城,没人清楚真相,只能瞎猜,话越传越难听了。
刚刚看了PK榜,似乎终于升上第五了,不过,与原来的第五正在上下争持中,请各位多多砸票啊~~~
淑宁看到这里,实在觉得很无语。婉宁大,你怎么就能这么白目呢?你以为同是穿的,别人就一定会
兴兴与你相认吗?何况清穿女与
男,本就是两个不同的范畴,怎么可能存在于同一个故事里?
以为信已经结束了,却不想在末尾又添了两句。端宁很得意地写,自从离开奉天,再没与妹妹比过书法,如今他这手簪
小楷,乃平生最得意之技,连学里先生都曾夸奖,不知可把妹妹比下去了?
更雪上加霜的是,事情发生前说要接婉宁说话的太后,一直没有派人来,甚至连往日最
粘着婉宁的五阿哥,也因为得了风寒,没有来找她。平时
与她一起玩闹的贵族
弟和千金小
们,收到她的求助信,都推三推四地。因此婉宁再不甘愿,也只能乖乖离开京城了。
====
,便借机贬低他。陈良本并不作解释,皇上听说后问起,他就说:“小孩家被
惯了,在我家碰了
,就让她
气吧。只要皇上知
微臣是怎样的人就够了。”
淑宁仔细拿起那几张图看,只见上画着一个半大少年,
着瓜
小帽,活脱脱就是端宁的模样。他有时在看书,有时在骑
,有时在
箭,有时低着
被一个有些像二嫫的中年妇人教训,有时与一个差不多年龄的少年在摔跤,那少年旁边还写着“桐英”两字。淑宁看着看着,忍不住笑
来。
端宁又劝妹妹多多保重自己,常给他写信,若遇到什么有趣的事,都别忘了他。他从未试过离开家人这么久,地
到从前的日
是多么幸福。他如今骑术已经很好了,只要再长大一些,他就骑着红枣儿到广东去,把父母和弟弟妹妹一起接回京城来。
淑宁忍俊不禁,看看他的字,的确写得很漂亮,搞不好真会把自己比下去。看来在下次写信回京前,要再加把劲好好练字了,怎么可以被老哥取笑呢?
端宁十分庆幸自家妹是个稳重懂事的人,期待婉宁在保定修
养
的日
里,会变得懂事一些,日后不会再给家族招来祸患。
最后附上几张桐英画的《端宁日常行止图》,叫妹妹看了不要笑话。
端宁这封信,洋洋洒洒写了二十多张纸,用的都是极浅显的白话,读起来就像是他在面前说话一样。淑宁看完后,心里的,便拿起笔,将自己这些日
以来经历的
滴滴都写下来,免得日后写信时会有遗漏。
期待已久的清穿女PK男~~~虽然是经过两个人的转述,细节方面不可而知,但我相信诸位想象力极端丰富的亲们可以想象到当时的情形的~~~~
今晚还有一章~~~~
更何况,你求见不成就算了,为什么还要去说那些话?陈良本为官多年,怎么可能会把你一个小女孩放在里?你自以为能对他产生威胁的东西,实际上
本没法拿
手。你既不能告诉别人陈良本是穿的,也不能找到
爷爷来为你证明他抄袭。最重要的一
是,你和陈良本,年纪地位资历威望都差得太远,任何人都会相信他而怀疑你。
最可怜的是芳宁,这辈恐怕就因此而葬送了。
伯爵府本已在内务院打过,希望芳宁能通过选秀的,结果那位公公派人来问是怎么回事,说
言传到这个地步,是不可能选中的了。老太太被气了个半死。
结果第二天,在中任职的四叔容保就受了上司警告,要他回家叫兄长好好
住自家女儿。容保回家一说,老太太生平第一次打了婉宁,还把她关在房中,连房门都不许
,然后又把她
边的下人全都撵走了,无论婉宁怎么哭闹,都不肯留下一个。
淑宁叹息一声,又再往下看信。
端宁把事情详细说完后,叹
,婉宁在家中一直受
,在外
也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没想到居然会助长了她的坏脾气,以致于闯下这样的大祸。祖母向来当她如珠如宝,尤其看重她的
貌与聪明,指望她日后有大
息。结果婉宁这一闹,就像是打了祖母一个大耳光,让她在亲族间丢尽脸面,只怕日后对婉宁的
会大不如前。婉宁如今在家中的崇
地位,大半是由祖母
得来,以后还不知会怎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