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二十三功课(2/2)

不过不怎样,她又不用考学,背不来就背不来吧,能理解就不错了。她把更多的力放在练字上,成年人的灵魂虽然影响了她的记忆能力,却加了她的控制力,要论写字的话,她已经有模有样了,写的大字比前世时她的小学书法老师都要。赵先生在这上很满意,已经建议她可以开始练习小楷。

淑宁天天搞服装设计剪裁,玩得不亦乐乎。她还试着把那些小小结连成琵琶襟样式,了一件长袍给母亲,佟氏很兴地穿上了,尺寸都还正常,难得的是两袖一样长,前后摆也没有不对衬。这可是大步呢!佟氏很兴,找了一个楠木雕,奖励给了女儿。

端宁此时单论学问,已经是奉天城内官家少年中的佼佼者,但在他自己看来,却觉得妹妹比自己,很多文章,妹妹自己就能读懂大概的意思,而他却要听先生讲解后才能明白,心里很是郁闷。不过淑宁很快就发现哥哥的心结,坦言自己记不如哥哥,虽然能明白一些文章句义,但比起哥哥从先生那里得到的细致讲评,她对基础的把握就不如他扎实了,要说有哪方面真正表现得好一的,大概就是写字了吧。

心去背,但一到长篇古文,她就心中急躁,偏偏越急就越背不好,又嫌背了没有用,只要理解了就可以了,更加没心思去记原句了。看来穿越来后换了,这功利心也带了过来。在理解长篇古文这一上,她比哥哥端宁些,但谈到背诵,她就差了许多,难是因为里容纳的是成年人的灵魂,心思不如小孩简单,太多杂念,以致影响了专注力?

倒是赵先生与韦宁先生两位,知这件事后有些惋惜,不过对于他们来说,淑宁不是重培养对象,充其量只是个陪读,也就丢开手不理了。

多了许多空闲时间,佟氏又明令要求把这些时间用在练习女红上,淑宁只好想办法让练习变得有趣一。比如杨婶教了她裁剪衣裳,她就试着给自己些新奇的款式。京里送来的那件华的衣裳,看着很像她以前看过的电视剧里的漂亮戏服,她本是想着长大了以后抄袭一番的,被人占了先机,她郁闷了好几天呢。不过横竖都是抄,抄谁不是抄?虽然那位堂是古人,但在服装上还是时尚的嘛。她就试着些小蝴蝶结、小绸缎之类的装饰品,往试的衣服上。佟氏起初看了有兴,觉得她何必学人家,但后来听二嫫说“姑娘好歹是自个儿的,比二姑娘只能叫别人多了”便也兴起来了。

端宁听了以后,想了想,也觉得有理,顿时信心倍增,不但更加勤快地念书,连练字的时间也增加了足足一个时辰,誓要超过妹妹,重夺兄长的尊严!淑宁笑嘻嘻地不当一回事,他发奋就发奋去吧,如果真的有步,当然也是好事,她才不在乎这虚名。

正找着,只听得杏问:“姑娘,你看这个合不合适?”淑宁转过去,看见她手上拿着两枝假,一枝红的海棠,一枝粉的桃,正是去年周茵兰赠予的礼

淑宁一直觉得文化学习与家政女红之类的功课应该保持一定的平衡,自己得一向很好,不需要作改变,但母亲的意思还是要尊重,于是她相应地减少了一半上课与背书的时间,但在练字这一方面就不肯让步了。她对母亲说:“横竖女儿用不着考学,也不是当才女的料,这些学问典故,只要知就好,八文章,就不需要去了。但练字是修心养的好法。额娘不是常说多练字能让人心平气和吗?您总是说女儿事急躁,应该多练练字,陶冶心,如今怎么反叫女儿少练了呢?”佟氏觉得她说得也有理,就不再阻止了。

很漂亮,只是雕只在四周,盒面并无装饰,淑宁喜之余,有觉得单调了,想着找什么东西来装饰一下盒面,或是绣布,或是勾纱边。杏翻箱倒柜地帮她找,她也翻着针线篮,看有什么东西可以用上。

淑宁虽然不在乎,但佟氏却颇有微词。在她看来,端宁太过勤奋了,天天晚睡早起,要是累病了可怎么办?她认为这一切都是因为淑宁给兄长带来压力的缘故,就要她少些时间读书练字,多心思在女红的练习上。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