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十六大雪(2/2)

梳洗完来到上房,早饭已经摆上了,因为天冷,全都是腾腾的。淑宁请过安,坐下来后,先喝了一碗的豆浆。这是最近才在城里现的东西,是大豆丰收后才来的,豆味很,还加了蜂,喝起来比现代喝的掺的稀豆浆多了,这可是健康品啊!

端宁吃完窝窝:“今日先生有事,不用上课,儿回自个儿房里读书吧,方才在书房里练了会儿字,那两扇大窗开着,得满屋书哗哗响,关了窗,又气闷,又暗,还冷,不如在房里和。”张保同意了:“也好,书房是比别的屋冷些,只怕那墨都不好使,难写字呢。”淑宁提议:“不如让哥哥与我一同到上房里来,我们在右房里读书写字,不会打扰到额娘的,而且也可以省下一个炉,额娘不是说,现如今炭比去年贵么?”张保佟氏都称大善,端宁也兴得眉开笑,有人陪着总比一个人闹,何况上房是全家最和的地方。

淑宁看了漂亮的雪景,还来不及叹呢,就打了一个大嚏,忙又冲回房里去了。小桃絮絮叨叨地念着:“叫了姑娘别去的,冷着了吧?今儿一早三哥也冷得连打了六个嚏呢,我也打了两个,下雪了,就要小心着凉才是,横竖这雪一时半会儿也化不了,等穿厚实了烧好了手炉再去看不迟嘛…”淑宁这才发现她之前端来的是个炭盘,这时已经烧起来了:“怎么这会儿就烧,回来我还要到上房吃饭呢,回房再烧不迟。”小桃苦笑着:“我的小姑,瞧瞧您自个儿,还没洗脸梳呢,这可得小半时辰功夫,这会儿不烧,只怕回就着凉了,二嫫定会煎了我的。”她放好炭盘,去了,过一会儿拿了一铜壶来,放在炭盘上了一会儿,才倒脸盘里,拿来巾,侍候淑宁洗脸。

吱呀一声,门开了,小桃端着东西来,看见淑宁起来了,忙放下东西,了手,到箱里拿厚衣裳来:“姑娘起来了?”

“下雪了?”淑宁一阵惊喜。忙急急地穿好了衣裳,顾不上小桃在后叫喊,一脑儿冲了房门。

果然,外面白茫茫地一大片,天明明还发暗,却被雪衬得如白昼一般。雪已经停了,地上的积雪足有小半尺,都快漫上走廊里来了。院里的小树上堆满了雪,枝条都被压得低低的。

淑宁任着她摆,心里却在想别的事。这可是冬以来一场雪,下得这样大,看来明年收成会不错。只是这样大的雪,天也冷得多,这个冬天可得想些法才好,最好是又方便又不费事费钱的,前几年的冬天可难过死了。

“姑娘猜?”小桃挤挤睛,一边帮她换衣服“有提示哦:现在还很早呢,可外面却亮堂得很。”

迷迷糊糊中,她觉得有些冷,卷了卷上的棉被,但那冷意还是不能消除,张开,却看到帐外一片白亮。原来已经天大亮了!她心中一惊,正要起,只是稍一离开被窝,就忍不住打了个冷战。

一夜好眠。

“怎的这般冷?”

事。端宁早已无聊得溜去了,淑宁听到这里也坐不住了,向父母告了罪,也回了房。

今年秋以来,就一直刮大风,冬夜里刮的尤其冷,得窗上糊的窗纸扑扑声地响,前两天还破了一角,不过上就补上了。这时候真是无比怀念玻璃窗。听说奉天的行里,大分的殿阁都是玻璃窗的,连奉天府衙和府尹官邸,也有用玻璃镶的窗。可惜自己家还没有钱到那个地步,所以只好继续用传统的白纸糊。虽然比不得玻璃窗结实透光,好就是成本低廉,而且碎片很安全。

佟氏也喝了一碗,拿过窝窝掰成几块,加到端宁碗里,扭对张保说:“我方才叫人把你那双来了,还有那件羊大氅,又叫二嫫找结实的油纸伞去了,还待老伍在车里放了炉,回你回衙门,可得小心别着了风。”张保:“你们在家也要小心,屋里烧炉,要记得开窗透风。”佟氏应了声。

淑宁拿起一本唐诗,翻了几页,一更刚过,就掌不住了。叫小桃端来洗了脸,换了衣服睡下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