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岁的男人,看上去很有修养。他靠在躺椅上,不说一句话,任梅子为他洗脚、按摩。一般情况下,客人不说话,服务小姐也可不说话。可梅子想,既然客人点了她,说明至少肯定她的工作。她不想让客人不开心。“先生,怎么不说话啊?”梅子问。
“我遇到一件烦心的事儿。”客人说,很郁闷。
“说来听听啊。”梅子说。
“你又没小孩儿,说了也没用。”那男人说。
“不一定。我在这儿听的多,可以把别人的经验告诉你呀!”梅子接着说“再说,就算帮不了你,把烦心事儿说了,心里也会痛快一些。”
客人说,他有一个十三岁的儿子,迷上了网吧,成天泡在里面,不上学。他用尽了家长能想的办法。讲道理,劝说,打他,骂他,罚他。但,都没有用,他依然故我。
“你会上网吗?”梅子问。
“不会。”客人回答。
“你为什么不学?”梅子说“现在是网络时代,不学会落伍的。”
“是吗?”男人说。
“你应该学。”梅子认真地说“为了你儿子。”梅子给客人支招,让他不要那些方法,去对待儿子上网的事。而是自己也要学,自己不会可以让儿子教他,和他一起上网。
“这不是在纵容他吗?”客人反对。
“你想啊,”梅子说“你让他教你,说明了什么?说明他比你强!这会让你儿子高兴的。”
“你接着说。”
“他高兴了,而你又是和他在一起上网。这样,你们交流起来会很方便。你可以了解他的想法,也可以把你的想法告诉他。或许他会听你的。”
“能行吗?”
“反正,你打他罚他都没用,不妨试试。”梅子补充说“还要注意,表扬是主要的,不是批评。棍棒之下,不一定都出孝子。”
“你有孩子吗?”
“你说呢?”梅子没有正面回答,她又转移了对象“对你的儿子,你不要指望一下子全部戒掉。那是一种网瘾。要慢慢来,先让他缩短每天上网的时间。然后,在图其他。”
过了几天,那个人又来了。他向梅子谈了自己试验的结果。他说,第一次他到网吧找到儿子,没有打他。而是,坐下来,让儿子教他聊天。儿子很高兴,帮他申请了一个QQ号,还为他起了个可爱的网络名字。玩了两个小时,他说“我们可以回家了吗?”他儿子痛快地答应了。
“洗洗睡吧,明天还要上学。”父子俩一起回家。到家了,他这么说。“没想到过了一会儿,儿子突然来到我的面前,说,爸,你还是打我一顿吧!”儿子的举动让他大出意外。
“这事很简单。”梅子说“他犯错了,你每次都对他进行了惩罚。这样,他的心理是平衡的。而这次,你不但没罚他,还和他一起玩。这让他的心理不平衡,他感觉到自己欠你了。所以才这样。你让他有亏欠感,主动权就在你手里。”
“我能和你握个手吗?”客人这样要求。
“为什么?”梅子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