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子和杨蓉,却现这两人早已经不知去向,羽林军几经搜捕也未找到,怀疑被人秘密救走。
出手救人的正是杜元朴。
他一直在等这样的机会,铭王之子那是杨昊御的堂弟,同样姓杨,都是皇家骨血,比李承运更近了一层。
他若能站到离水这边,对李承运于大义上压倒杨昊御、分化朝臣权贵大有裨益。
虽然奉京城风声日紧搜捕甚严,杜元朴还是找着机会把杨安的次子偷运出来。
小郡主杨蓉因是女子,乔装改扮出城容易被识破,只好先缓一缓。
那位小王爷星夜兼程,一进开州境,还未等见着李承运便宣称从此以后同杨昊御大仇不共戴天,誓要助表哥李承运铲除国贼,以正乾坤。
铭王之死虽然闹出偌大动静,但无论伤心也好,愤怒也罢,那都是李承运的事,同文笙关系不大,接下来又出了一件事,令她不得不格外关注。
似乎是一夕之间,谭家将派到关中的大批人手包括谭三先生、谭四先生全部召回。
这到与流言所说,谭大先生斗乐输了,被迫答应文笙那几个条件隐隐吻合。
邺州边境正烽烟四起,消息传递不畅,文笙想听听杜元朴那边传来的情报怎么说。
八月下旬,杜元朴由奉京传来一个口信:谭家出事!
谭家会出什么大事,在谭梦州看来,竟比五儿子和好几个孙子的生死更加要紧,需得把人都叫回去?
但这却只能靠文笙自己猜度了。
杜元朴在京里的布置大范围泄露,手下斥候探子折损大半,他自己遇袭,身受重伤,据送信人讲十有**落入了朝廷手中。
自此奉京与开州这边的联系完全被切断。
文笙听说杜元朴出事心就猛地一沉,当即和童永年说了一声,离开战场,返回开州,先去见纪南棠。
对纪南棠而言,杜元朴既是心腹,也是挚友,明明胸有奇谋,可以另谋高就,却因为他在京里一呆就是多少年,为他打理俗务,疏通关系。
可以说没有杜元朴和这帮老兄弟,就没有他纪南棠的今日。
更不用说自从他们决定辅佐李承运打江山,杜元朴甘冒奇险留在京里,日日在刀锋上行走。
偏偏这时候他对于营救杜元朴半点办法也没有。
甚至他需得当作没这回事,继续留在开州,指挥大军同朝廷的人马厮杀。
得到消息不过一天,纪南棠嘴上就起了一层燎泡。
他在营中一听说文笙到了,立刻说了声“快请”,亲自迎出来。
文笙风尘仆仆下马,快步跟着纪南棠进了帐篷,急道:“将军,奉京咱们还有多少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