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的,可此刻聚集在浦川的众人却不知道,就算文笙说这书是假的,那些人也很可能根本不相信,以为她是不肯承认,故意推脱。
好烦啊,是谁觉着还不够乱,在里面搅风搅雨?
文笙将书丢在了一旁。
她盼着董涛赶紧回来,好问问他自哪里弄来的这本书。
虽然明知道不大可能,文笙还是忍不住希望这书难到手一些,那样的话流传得还不会太广。
过了足有一个多时辰,董涛才带了一大包吃的,匆匆赶回来。
三人在河边找了个干净的地方,铺了油布,围坐着吃午饭。
董涛问道:“怎么样,那本书可看了?”
文笙皱眉:“书是假的,哪来的?”
董涛看上去对这结果早有预料:“在浦川城里花了五十两银子买的。”
王十三“啧啧”两声:“这钱真好赚。买的人多不?”
“还成。能大老远赶来浦川的,谁还差这五十两银子?万一是真的呢。只是卖书的人很油滑,身手不错,还有同伙,我跟了他三天,最后都跟丢了。”
董涛没将这事看得多么严重,可文笙脸色却有些不好看,她想起自己办学堂的那个主意来,要是这么多人拿着假曲谱找上门,她也不用干别的了,光每天应付这些人都得累死。
“这可真是没本的买卖,一个人五十两,一千个人就是五万两了。啧啧,比打劫来钱都快。”王十三佩服道“那伙人现在还在浦川么,我觉着很有必要去会会他们。”
“不清楚。”董涛好奇地望了一眼王十三,这位不愧是草莽出身,招安过来的,这是打算要去黑吃黑么?
文笙问董涛:“听说浦川各方势力云集,不知详细情况如何?董大哥可知道谭家诸人下落?”
董涛是跟着谭家人离京的,若说真正的《希声谱》落在谭五先生手里,他多少应该知道点线索,总不会只拿一本假书出来就完事了。
果然,董涛道:“我也正要说这个。谭家众人离京之后直奔关中,到了浦川附近突然兵分几路,谭家的武师很厉害,我不敢太过靠近,所以跟错了人。不过没过两日,我听他们闲谈,还是搞明白了谭五先生的去处。”
王十三闻言顿时将那伙卖假书的人抛到了脑后,毕竟比起真正的《希声谱》来,那些都是细枝末节。
“快说说,他去了哪里?”
“他找了当地官府牵线搭桥,去了袁家集。”
文笙恍然:“袁家?”
“不错,他在袁家足足呆了有一两天,不知做了些什么。打从那时候开始,袁家集住进了很多官差,袁老爷子的家更是重中之重,别看浦川这会儿涌进了很多江湖人,袁家集离浦川不过三四十里路,到还相对安静。”
“他离开袁家之后又去了哪里?”
董涛摊了摊手:“他曾和谭家人在浦川短暂聚集,而后又分散开,再去哪里我就不清楚了,杜先生传信说叫我来这里等,见面之后什么都听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