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四十九章怪异的曲谱(2/2)

“也许是这样活计的人太少,平时不容易见着,所以我们一时想不到吧。”文笙只能此猜测“说不定哪一天,灵光一现,就会想到了,或者无意中撞上呢。”

话虽如此说,文笙却多少有些失望。

可惜了。

谭老国师嫡的孙十几人,孙女却只有长房这一个,各房都拿她当宝贝,非常。

谭瑶华笑笑,左手弦,右手轻拨,抚动了古琴。

文笙手不方便,钟天政接过砚台:“我来吧。”

她自忖不像这世上旁的女,前生后世也去过不少地方,而谭瑶华显然也属见识广博之人,凭他们两个的经验,竟听不这琴曲里说的是什么,那以后靠着碰运气来寻找答案,怕是极为渺茫。

钟天政:“不是要看《希声谱》么,怎么还不开始?”

谭瑶华写一笔工整的蝇小楷,他的字迹文笙早就见过,此刻守在一旁,见他把《希声谱》的曲谱一行一行默来,心中激动难言。

谭瑶华写完了放下笔,:“这曲谱早打来了,本来我去邺州,想把它也带上,只是这支曲有些怪异,听着不像另一首那么分明。”

“五哥,打扰勿怪,我们是来看状元的。”房门自外边推开,谭令蕙当先来,后面还跟了两个十六七岁的妙龄少女。r655

谭瑶华摇了摇:“我觉着是我国师府,四不勤五谷不分之故,这一年间特意到走了走,乡间、市井我都呆过,留意观察,却始终没有发现有哪一样事情与这旋律有共通之。”

至少文笙左手若是完好,依她此时的功力,绝无可能到像谭瑶华这么举重若轻。

在谭瑶华那复杂多变的指法下,这支曲听上去旋律跌宕明快,其中有几明显相似,节奏

一个清脆悦耳的声音:“不用多礼。五哥在里面陪客人呢?”

谭瑶华说着,脸上了期待之

称妹妹,其实是堂妹,谭令蕙是大先生谭睿博的掌珠。

、游、落指,小猱、大猱、猱,右手拂、圆搂、指,如此自由多变,难得谭瑶华理得缓疾得当,层次分明,透着一轻松随意。

可若不能将其破解来,这首琴曲便不可能为自己所用。

这支琴曲同样不长,谭瑶华很快弹完,而后他伸手将琴弦轻轻住,止住了尾音,抬问另两人:“觉如何?”

谭瑶华笑对文笙和钟天政:“我妹妹令蕙来了。”

文笙和谭瑶华一齐笑了。

谭瑶华遗憾叹:“只好如此了。”

钟天政十分兴趣:“那你快些弹来,叫我们听听到底怪在何。”

可怪就怪在初听如此脱的一首曲,不知为何其中又暗苦涩之意,叫人听过之后不是心怒放,而是空落落的怅然若失。

文笙这半天不说话,正是受到了谭瑶华所说的古怪。

故而他听了钟天政这话不置可否,转而看向文笙。

适才谭瑶华的指法确实给人以,只看左手,就有大量的绰注,样繁多的猱。

他很锐,只那天在同乐台听文笙抚琴,便觉来她的路和自己以往见到的所有乐师都不相同。

她凝神思索了好一阵,问谭瑶华:“你也听不来它说的是什么?”

但谭瑶华说这曲怪,指的绝不是指法有多复杂,他谭家便是以指法起的家,如此难度的曲妙音八法算也就是个三四重的程度,距离谭瑶华的极限还差得远。

她听不来。

钟天政:“指法颇繁复。”他箫侧重于技巧,看谭瑶华弹琴也是先着于指法。

听上去不像古琴,到有些像琵琶之类的乐的声音,珠弦碎玉,颇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

谭瑶华取过纸笔,一边研墨一边:“我先把原谱写下来,然后咱们再一起研究。”

既然这首曲自《希声谱》,文笙不由要想,《希声谱》中有一首《伐木》,一首《行船》,虽然这名字都是她取的,但原曲表达的当是这个意思无疑,这一首又是什么呢?

这时候,却听着屋外边脚步声响,丫鬟们齐刷刷:“小来了,见过小。”

要如何发展。”

节奏却又透着悲伤的旋律,超了她的认知。

文笙和钟天政一齐起相迎。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