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百三十章死营得安(2/2)

一个看似蒙古族的老被拖到袁可立的面前,丢在地上。看那样,好像已经奄奄一息了。

上的人听着这回答,都很兴,只是转看看城外,发现建虏和蒙古军并没离去,好像还有围城的趋势。

他笑着说:“军前无须多礼,快快起来。”

城门上,袁可立笑呵呵地看着几支箭的曹文诏带着三个手下走向自己。

在这间隙,曹文诏又和祖大寿、何可纲见礼。表面看来,他们之间都互相笑着贺,并无间隙。

袁可立一笑,正想再说话之时,只听曹文诏吩咐后不远的亲卫:“把人带上来。”

他一听,就不再说话,好奇地看着曹文诏要把什么人带上来。

袁可立明白,把这人活着押京师的政治意义比死人要大多了,他恭喜曹文诏:“此乃大功一件,皇上知了必定大为欣喜。”

虽然他不是袁可立所,现已是京营中其中一营的统领。可袁可立也算对他、对死营是有救命之恩的,他这一拜倒也发自真心。

曹文诏刚站了起来,听到袁可立关心的话语,才想起手还着几支箭,就顺手都了,一边回袁可立:“多谢中丞关心,末将穿了几层甲,建虏的轻箭去。”

然而,战场的情况太过混,等他们的命令传到前线时。明军基本已经都过了吊桥,在城内派的枪兵协助下,吊桥绳索虽已被建虏砍断无法拉起,但建虏也没法攻过来。

:“抬着那些死尸,挡着城明军的弹矢,给我粘上去。”

曹文诏还是会人的,他连忙回答:“要不是中丞大人和各位锦州同袍相救,那会有末将的这份功劳。”

明军一城,城门随之关上,城木礌石纷纷砸向涌过吊桥的建虏,让建虏留了一地的尸后狼狈而退。

多尔衮此时已平复了急迫的心情,听到弟弟的命令,也发军令:“弓箭手覆盖吊桥附近,骑军准备冲锋吊桥。”

袁可立一听,连忙吩咐亲卫:“把他抬下去,好好医治,务必要让他活着押解京。”

袁可立见了,不以为意地说:“仓促之战,还以骑军围城,无须顾虑,我等就和他们耗着好了。”

而死营将士在城之后,却纷纷摊倒在地,再无余力站立。城外一战,把他们本已耗得差不多的力用得一不剩,没有多日的休息恢复,怕是缓不过来。

倒是最后建虏弓箭手的覆盖,让来不及城的明军受伤颇多,就连最后城的曹文诏,也是中几箭。

何可纲一听,有担心地:“就怕宁远、山海关那边不知实情而派援军。”

曹文诏的勇猛让袁可立非常欣赏,他仿佛看到了自己以前的旧将,已经战死的张盘。

“末将参见中丞大人。”曹文诏领着手下三将单膝跪地,向袁可立行礼。

随后又关心地问:“你上可有妨碍。”

袁可立一听,一颗心就沉了下来。他知,在关宁军中,并不是所有将领都像曹文诏这么勇猛。

胜利完成了救援城外同袍的任务,城上的明军看着远去的建虏,齐声呼起来,庆祝着胜利。

曹文诏在一边解释:“他就是科尔沁的达尔罕王赛桑,建虏的最大走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