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百一十三章火烧通行宝钞(2/2)

谁料这次钟卫没有赞同他的话了,只见钟卫带着笑意说:“陛下,这事情是有边际效应的。有京师这么长时间的纸钞推行范例在,能给其他地方以信心,效果会好不少。而且在南京,在江南,那边的经济更是发达,对纸钞的需求将会更旺盛,更烈。也因此,比起京师推行纸钞的过程,将会容易得多。”

,知崇祯皇帝说得有理,自己一开始说的话太大了。要想真正的全国推广,就必须先建立起全国的信誉。只有如此,才能在一些县,或府,甚至是省级地方建立一个兑换地,就足够了。

信誉的东西,最关键的就是信心。让百姓知,有这么一个地方,是可以随时兑换银两,这样手中的纸钞不会贬值,或者说不会贬成一张废纸。有这预期,百姓就会乐于使用纸钞。毕竟纸钞相对实货币,也就是银两和铜钱,就方便太多了。

说白了,就是必须有足够的兑换银两储备,才能让百姓相信,从而推广去。

因此,崇祯皇帝皱着眉问钟:“钟师傅,目前只有京师才有足够的银两储备。要在京师之外推广的话,除非从京师押解一批银两地方上,否则最多也只能是地方官员的俸禄了。而且大明皇家银行也不能开到每个地方去,目前在全国推广纸钞的困难很大。”

卫笑了下,先给了崇祯皇帝一个:“陛下英明。”

崇祯皇帝听了,心中宽了一,事情总是一步一步来的,他在心中这么安自己。

崇祯皇帝见钟卫不再提通行宝钞的事儿,也乐得不说,毕竟这事儿等于抢劫,不是很光彩。

没想钟卫这时又说了,而且还说了他非常想听到的话:“陛下,接下来的银两储备,可以动用民间资金。以前可能不行,现在正好有一个机会。只要朝廷抓住这个机会,行推广,并注意引导好舆论,纸币必然会有跨越式的发展。”

崇祯皇帝一听,面喜气,连忙问:“钟师傅,快快来。”

他尝到了有大资金迅速增加纸钞发行的甜,就对一银钱就推广的法不是很冒了,觉得速度太慢。

回答:“朕每日都有关注,这事让朕很欣展顺利。要说起来,还得多亏了钟师傅,送了那么多钱财京。”

就崇祯皇帝的内心而言,他恨不得一下就在全国推广开了。但他已明白这纸钞要得以推广的最大凭证不是朝廷制推广就行的,而是需要朝廷的信誉。

然后他接着说自己的初衷:“陛下,那么事情就一步一步来,至少现在在南京应该可以推行了。南北两个中心,实施一段时间后,再向其他地方扩散覆盖。”

卫听了笑笑,八大晋商的财产,当然多了,也给了那些不知确切数目的人一个无穷的想象空间。

崇祯皇帝稍微,却还是有担心:“钟师傅,南京的银两储备,也只有官员的俸禄而已,有少,可能推广所费时间还是要很长才行。”

:“陛下,目前京师百姓对大明九思宝钞的认可,您知么?”

“陛下,臣以为大明九思宝钞可以往全国推广了,或者至少可以在江南推广。”钟卫向崇祯皇帝建议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