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宗听了想不起这宋应星是何许人也,不过从中兴侯一向来的推荐看,这个宋应星应该是个人才。
“徐卿刚安排他去泥厂了。”崇祯皇帝回答
。
想到这里,孙承宗心里暗自一叹,一山还有一山啊!
钟卫并不清楚历书对古代社会的重要
,心里暗自埋怨现在这么多事情,还把徐光启给丢去修历书了。
“宋应星,哦,臣想起来了,宋应星啊,他人呢?”钟卫稍微想了一会,
上想起是《天工开
》的作者,自己向徐光启提过,哦,对了,好长一段时间没见到徐光启了,这个
人
嘛去了?
钟卫当然不知
坐他旁边的孙承宗想了好多关于自己的事情,他回答崇祯皇帝
:“陛下,臣是这样想的,
泥、玻璃并不会如同
盐一样,百姓缺之不可。因此,
售的对象就定为大明的有钱人家,让他们掏钱来买。”
“陛下,不用这么麻烦,臣不是要领白杆军去办事么,我就找他们要些人好了,等到了张家
,原先的护卫就能回臣
边了。”钟
卫推辞
。
钟卫从手中分
一份报告
:“陛下,从银行报告上看,臣对纸钞兑换银两之事并不是很满意。因此,臣想了个法
,来加速纸钞的发行。”
“哦,好,回写好了朕再看吧。”崇祯皇帝一听钟
卫的思路,觉得很好,就不再追问了。
“宋应星。”
就在钟卫准备转
殿的时候,他想起田贵妃的父亲左都督之事,就把钟
卫又叫住,对他说
:“钟师傅,不
纸钞之事涉及谁,该如何
置就如何
置。”
在他们的脑海中,纸钞终究不如银两的想法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全改变的,哪怕是孙承宗,也是如此。
崇祯皇帝想想,觉得也可以,就同意了。
“对了,陛下,徐光启徐大人之前去哪了,臣很长时间没见过他了。”钟卫赶
问
了他的问题。
“就是泥、玻璃的售卖,假如是用大明九思宝钞来买,则在价格上可以给予优惠。”钟
卫介绍
。
然后钟卫再次告辞,没想到又被崇祯皇帝叫住了。
钟卫微微一愣,都想不起来自己推荐谁了,就问
:“陛下,是谁到京师了?”
崇祯皇帝:“这个没问题,朕下旨征集全国各地有名的工匠即可。哦,对了,钟师傅之前推荐的人已经到京师了。”
不过这次,崇祯皇帝有不好意思。他对钟
卫说
:“钟师傅,之前说是击败京畿之地的建虏后,该是你大婚之时,但
下还得让你前去边关一趟,真是辛苦你了!”
还有一件事情,不方便现在说,钟卫就向崇祯皇帝
:“陛下,臣要去一趟银行看下纸钞。”
钟卫看看孙承宗,笑
:“是啊,就是要收回纸钞。让他们知
用纸钞的好
比用银两更多。”
“中兴侯,你这不是要收回纸钞了?”孙承宗听到这里,忍不住问。
钟卫听了一愣,不知
崇祯皇帝是指谁。不过不
是谁,有了崇祯皇帝的话,他是不会徇私的。
钟卫看回崇祯皇帝,摇
:“一
都不事与愿违,他们用来购买的纸钞只能来源两
,一是朝廷发放的俸禄,二是到大明皇家银行用银两来兑换纸钞。这其中朝廷发放的俸禄极为有限,想购买
泥、玻璃,就只有从家中拿
银两来兑换纸钞了。这么一来,纸钞的发行量就会加大,相对地,大明皇家银行中的银两储备就会增多。这样就能更快的达到银两储备足够多的那条线,以便朝廷增发合适的纸钞。”
他对崇祯皇帝:“陛下,臣以为,徐大人的工作重心应该转移到有关基建和各类研究院的筹备上。另外如果徐大人觉得宋应星确实学识渊博的话,不妨让他去
理各类厂
,把安贵义替换
来,负责国企销售。”
崇祯皇帝一听,微微向钟卫方向伸了伸脖
,赶
问
:“钟师傅,有何法
?”
“此事,钟师傅和徐卿商量着办,朕相信你们。”崇祯皇帝同意
。
钟卫在刚开始解释地时候,崇祯皇帝就已经明白了这其中的
了,他也是潜意识里面认为朝廷是
纸钞,收银两,让他一下没想清楚而已。
“历书编修遇到了问题,因此徐卿过去了一段时间。”
崇祯皇帝一听就知钟
卫说的是什么,他看看孙承宗,然后
:“钟师傅,你现在是没有护卫了吧,朕再给你拨一批护卫吧。”
“钟师傅,朝廷不是要把纸钞发行去么,你这么
是否事与愿违?”崇祯皇帝微皱眉
问
。
钟卫心中暗自摇
,看来在大明普及纸钞的过程还得有很长一段时间。然后他放下了这件事,又向崇祯皇帝说
:“陛下,这炼钢的瓶颈现在是集中在耐火砖上,而且目前钢的质量还是不理想。臣的看法,可能需要征集更多有渊博知识的工匠来一起改
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