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成了自己地掣肘,邺城反而便是悬在他河内城头上的一柄锋利宝剑,更别提,吕布这个本身就是个疯狂而大胆的人物。而一但河东出兵。那么河北自然也有了借口大举进犯了。一场决定未来谁才是整个北方唯一雄主的大决战!
为了在这个局面上防范一切可能生的战事,袁绍早已经做好了准备。不单单在青州这方面的十万雄兵。冀州本土,也开始隐隐集中各郡县的兵力起来。
战争机器在疯狂的运转,事实上,在当初袁绍决意西进的时候,便已经下达了军令传遍了整个河北。也正是如此,在历城告破地时候,最有可能出激烈反应的冀州本土,却没有半点风声,就是在紧锣密鼓的做好准备…
泰安一战,毕竟是让整个袁绍集团欢喜不已的。而可能要与河东爆的大战,自然也是所有人担忧的问题,可是事到如今,除了在冀州固守本土的田丰外,就连沮授也认为,在河东的压力下,不当退缩,甚至不惜决裂的危险,也要先将邺城拿回来。
毕竟邺城地地位太危险了,随着河东吞并了凉州,雍州和司隶后,又兼掌握了天子,蓬勃展下,无论是在军力,财力,舆论上,渐渐开始稳固,占据了优势。据闻卫宁还颁布了一系列的新政,若给他足够的时间来经营,弊除旧患,可以预见,未来的河东将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庞然大物!
而如今,河东显然还没有完全消化掉自己的胜利果实,同样,因为新政的颁布必然触犯大多数的士族利益,形成潜在的内忧,若依旧在给卫宁腾出手来彻底抹平,河北和河东地差距,将一下子再被拉开许多。
田丰,沮授两人本是一体,无论品行和才智也相差不多,却在这个节骨眼上,形成了分歧。田丰反对袁绍地大略,实际上却颇为推崇河东的新政,他地意见便是,比起大起兵戈,不若效仿先增国力,先彻底定下青州,再徐徐缓进。
而沮授的意见,却在这个时候先与田丰形成了对立。在沮授看来,如今的河东内忧外患形成了顶点,就算给了他三个月的整顿期,也并不能全部将其消融,而更多的士族既得利益者或许会在他的淫威下选择屈服,但却定然不会真正的心服口服,转为暗处争斗。
而正是如此,沮授,方觉得,不该给河东时间,应该要尽可能的将对方拖垮。纵观袁绍四野,接壤的不过就是河东卫宁,邺城刘备,兖州曹操三人而已。邺城刘备不过区区小患,而兖州曹操如今还在徐州,就算大战将起,也不过是和河东来个一对一的决战!比起经营幽州,冀州已久的河北来说,才得凉州,雍州,司隶的河东,其实根基还并不稳固,劣势足可扳平,而军力上的差距也并不算太大。
是的,抛开本身的士族身份来看待。卫宁的新政大多是为了一国之圆气而颁布的,对于休养生息,凝聚寒门力量,甚至对于底层百姓的生计来说,都是天大的福音,只要能顺利推广下去,节制住士族泛滥成灾的特权,以人为本的最终思想,才能真正的解放初来。一但庞大的平民潮流都心向着河东,凝聚起来的庞大力量,足可以给他河东横扫四方的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