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对孙可望的心思,李定国也并非一无所知。他之所以一开始不附和孙可望,自然有着一些对自利益的考虑,另外也因为他知
自己这位义兄的一贯品
,现在接受大明的册封,不代表其今后能老老实实地
一辈
明臣。一旦有何变数,恐怕自己还有西营的老弟兄们都得跟着他背黑锅,落得个失信于天下的骂名。
李定国轻笑一声,并不以为然:“大哥说笑了,小弟何德何能敢与大哥并列?再者,若是仅仅为了一个郡王封号,又何必费此周折?我等兄弟四人如今已经皆有王号,何需大明朝廷册封?”
“二弟言之有理,”孙可望“不过此事也不用太过着急,等三弟、四弟回了城,咱们兄弟四人再好好商量商量。
亡齿寒的
理,为兄也并非不知,不会坐视不理的。二弟放心好了。”
“呵呵,却是不然!自从我军滇以来,想必二弟也已经看到了,虽然崇祯皇帝没能守住社稷、
得天下民怨沸腾。可大明毕竟延续国祚近三百年,像沐天波那样的忠臣不在少数。这些人心怀大明,在各地的势力盘
错节、
固,
下虽然暂时归附了我西营,表面上也是恭恭敬敬,但他们心中究竟是如何看待我等?二弟应该也知
,简而言之,无非草寇二字罢了。哪怕是我等自称王号,亦是如此。而一旦我等接受了大明朝廷的册封之后,他们还在暗地里说三
四,那便是对大明不忠,用俗话说便是搬起石
砸自己的脚。若是还有
一步的异动,那我等便可以雷霆之势镇压之。大明的郡王
置心怀不轨的大明臣
,此乃天经地义,世人也无可非议。如此,不仅有利于我西营在云南站稳脚跟,哪怕是更
一步也未可知。”
“好,明日为兄再派人来通知二弟,我们一起去会见大明皇帝的使者。”
“小弟这也是就事论事。先前劝大哥不用急着接受明廷册封,是为西营考虑。现在劝大哥未雨绸缪,同样是为西营考虑。亡齿寒,一旦湖广沦陷,云南又岂能幸免?这个
理大哥应该知
。哪怕是我军未归附大明,同样不能袖手旁观,更不用说接受了明廷的册封之后又有了臣
的名分。”
可下见孙可望似乎心意已决,李定国也不想西营内
现分裂的迹象,权且答应了下来。毕竟,只要
理得当,暂时对西营是没什么危害的。
“二弟先前还不怎么赞同接受明廷的册封,怎么此刻又提要主动支援明军?”孙可望没有直接回答。
“那好,若无其它的事情,小弟便告辞了。”
两人谈了很长时间,李定国每提一项质疑,孙可望似乎都有着充分的理由解释、反驳。到的最后,李定国也不再多说什么,表示支持孙可望的想法。
不怎样,李定国的支持还是让孙可望喜笑颜开:“二弟能这么想,为兄就放心了!你我兄弟齐心协力,任何艰难险阻都不足俱也!”
慨了几句,又顺
问了一些近来的军政事务,营庄的建设、军队的
练等等。
“湖广。。。”理了一下脑中杂
的思绪,孙可望又从刚才李定国的话中想到了云南之外的局势,目光仿佛越过千里之外,喃喃自语,若有所思。(未完待续。如果您喜
这
作品,
迎您来起
(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
请到m。qidian。阅读。)
李定国一一了回答,到临走之前又想起了一事,觉得应该先给孙可望提个醒:“此次鞑
的南征大军虽然无功而返,但其必然贼心不死,或许明年便会再次南下。有了此次教训,鞑
若要再度南侵,兵力也定会随着增多,湖广的明军能否还能获胜就不得而知了。既然大哥决定归附大明,到那时,我西营十万大军自然得有所作为才行。如今云南大局已定,沙定洲不过苟延残
、覆灭指日可待,大哥不妨趁这段日
早
筹划,有备无患。”
送走了李定国,孙可望满脸的笑容逐渐消去,脸沉地负手走了几圈依旧是睡意全无。
脆重新到了窗前,仰望着漫天的星辰,发
了一声沉重的叹息。在外人
中,自己俨然是西营的统帅,四王中的盟主。可又有哪个统帅会到自己这个地步?事无
细,都要亲自大费
,乃至苦
婆心才能如愿以偿,细细想来真是有
可笑。看来,是时候想些法
改变这
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