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六章奉诏chu征(2/3)

“延之慎言!”黄周涨红了脸“周虽然不才,却也遵从圣人教化多年,又受陛下隆恩,‘君之禄,分君之忧’。片刻不敢忘却,又岂会存畏敌之心?只因不忍见陛下险境以至社稷有失,方才提议陛下暂且移驾贵州。只要圣驾能脱离险境,周也就不再顾惜个人安危。愿亲临湘北前线督率各军抗击清虏!”

路振飞用稍显委婉的语气再次阐述了隆武帝留在湖广的重要,随后,杨廷麟等“留守湖广派”大臣也纷纷言附和。

“陛下万万不可啊…”“如今清虏十万大军自北南来,又有江西清虏在旁窥伺,衡州已成险地…”

见还有一些大臣要开相劝,隆武帝摆了摆手制止了他们,看向了黄周:“元辅,替朕拟诏!”

殿中的“移驾贵州派”大臣焦急万分,争先恐后地劝说起来,甚至有不少人开始跪下不停地磕苦劝。就连分“留守湖广派”大臣也加到了劝说的行列,虽然他们主张隆武帝留在湖广,却与“移驾贵州派”在某一上达成了暂时的共识:衡州还是太过凶险了!

等到整个大殿安静下来之后,隆武帝说:“诸位卿能如此心忧国事、替朕分忧,朕心甚之。但对此事,朕心中已经了决断,诸位卿就休要再争吵了!”

“元辅大人息怒,”路振飞连忙说“朱老大人也是心忧国事,方在言语上激烈了一些,二位大人都是国之忠臣,不可因此小事而伤了和气。但振飞也以为朱老大人说得在理…”

隆武帝却不再理会他的表现,继续说:“调黎靖总兵萧旷、副将姚有率本前来衡州勤王。以兵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朱大典为督师,代朕征,赐尚方宝剑,督率武冈总兵刘

话音刚落,大殿中顿时“嗡”地一声,再次陷了喧闹当中。

州,那些在前方持与敌拼杀的将士该作何想?各地那些终于大明、翘首以待王师的士绅义民有该作何想?届时,人心动,军心崩溃,局面将一发不可收拾!试问次辅大人,如今江西、广东均已沦陷大半,若是我朝再完全失去了湖广这一产粮重地,大明的江山还能剩几何?他日又何谈恢复、中兴?”



过了一会儿,再次用君王的威严制止了殿中喧闹的隆武帝缓缓说:“当初,面对着李闯大军的近,威宗皇帝(隆武朝给崇祯上的庙号为威宗)明知京师已成险地,却依然拒绝南迁,自始至终未离京师半步。如今,面对东虏压境,朕同样为大明天、太祖苗裔,又岂能只顾自安危而置江山社稷于不顾,令士民百姓、忠臣良将寒心?况且,朕的命运与整个大明的命运休戚相关,若是大明危矣,普天之下又岂能有朕的容?此事,朕意已决,诸位卿无需再劝!”

听完朱大典的一番陈词,傅冠瞪圆了双目,灰白的长须也抖了抖,正准备再说些什么的时候,黄周却先开了:“陛下乃大明江山社稷所系,安危不可有失,失去的城池土地却可以来日再图恢复。如今,我朝在湖广虽有数镇兵,战力比起清虏却仍显不足。我等为大明臣受天恩,又岂能让陛下以犯险。重演去年闽省之危局?个中利害,还请延之谨慎思之!”

隆武帝此话一,大殿中更加安静了,几乎连一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得见,所有的大臣都在静静地等着皇帝的下文。

“朕,哪儿也不去!”隆武帝几乎是一字一顿“就留在衡州!”

朱大典不以为然:“如今两军尚未战,元辅大人又何以畏敌至此?清虏狼野心,何其毒也?若我等一味惧之、避之。必定会大大助长嚣张气焰。届时,恐怕元辅大人提议的贵州也不再是稳妥之地。若事态果真如此,元辅大人又该建议陛下移驾何地?”

“诸位卿休要再争吵!”就在殿中的局势即将再次失控的时候,一直沉默不语的隆武帝终于开了。

面对着苦苦相劝的大臣们,隆武帝只是微微地叹了气,内心中却似乎不为所动。

“陛下…”黄周的声音带上了几分哽咽。

朱大典的最后那番话是有意还是无意,黄周听了都到大为恼火,说到底,他并非畏敌之人,也怀恢复之志。早在隆武帝登基后不久便上奏请求督师北伐,虽然最后没能成行,也显示了他的一番决心。可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自从经历过去年的福建之变后,黄周对那一幕幕危局依然历历在目。为人也谨慎了许多,不敢轻易在让隆武帝以犯险。才提让隆武帝移驾贵州的建议,不料却被朱大典说成畏敌避战,他自然是不能接受。

对此“移驾贵州派”的大臣们当然也毫不留情地再次行反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