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十四章君臣相谈(2/2)

“陛下明鉴。湖广南接两广,东临江西,西接川、黔,向北更可直中原,地势之利远胜赣南。陛下移驾至此,对节制各省事务极为便利。并且,湖广邻贵州、云南数省,回旋空间极大,且有蜀天险以为依托,即便建多路来犯,我朝也可从容应对。”

“哦?为何?”隆武帝问

*****

庞岳想了想,说:“陛下,早在杭州时微臣便已说过,建虽来势汹汹,但也有着其自的缺陷。酋多尔衮等关时日不长,其统治重心尚在北方,若发兵南下必为粮草所累,更何况满洲建多生长在关外苦寒之地,未必能适应南方的气候,不可能一直呆在南方持续作战。就如同去年那般,征战一段时间之后便会撤回北方休整,多数情况下还得依靠新近归附的汉军。如此一来,我军只要依托地势之利与之敌多周旋,就如同庖丁解的典故一样,先避敌锋芒,再抓住时机对其薄弱之致以狠狠的一击,不断积小胜为大胜。形势便最终会向对大明有利的方向发展。再者,建关后大肆摧残我华夏礼仪,早已引得民怨载,可以说这天下民心还有一多半是属于大明的,只要陛下运用得当,建又有何惧哉?”

前,整个江西北几乎全被清虏金声恒、王得仁所占领,并且,不久前据前方密探回报,仍有分清虏援军朝江西开来,似乎要与金、王二会师,一同夺取赣南。估计不久之后,赣南便会战火四起,陛下实在不宜以犯险。更何况,即便我军能击退清虏,赣南也不宜成为陛下行在,此路通达,一旦被建多路夹击,后果将不堪设想。”

听完庞岳的一席话,隆武帝的中渐渐地浮现了希望之光,对庞岳的赞许之情也增加了几分。朝中敢于言战的大臣不是没有,但大都是泛泛而谈,空有号而已,却极少有人能像庞岳这么细致微地分析,事事都能落到实

“嗯,庞卿所说不无理。”隆武帝微笑:“那庞卿认为,朕应该前往何?”

在延平停留了两天,庞岳与隆武帝行了多次商谈,提了自己的许多建议和一些规划,使得隆武帝心中的大石落了地。之后,庞岳又与朱大典见了一面。当得知朱大典早在一个月以前就向堵胤锡与何腾蛟发了防备建勒克德浑的预警通报时,庞岳也随之稍微松了气。因为不久前,堵胤锡已经督率着忠贞营开始了攻打荆州之役。他不知这一预警通报究竟能帮到堵胤锡多少,但目前也只能到这样了。

面对着这一情况,庞岳的心顿时涌上了阵阵失落,原本准备好的一番话也失去了倾诉的对象。他不知刘冰儿家中究竟了什么事以至于她没有等自己回来,总之,伊人的不辞而别就如同生生地在他心划了一似的,给他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并夹杂着丝丝酸楚。更何况,如今正值多事之秋,也不知何时才能与之重逢。

“微臣不敢!”

“庞卿的见识之,目光之远,连朕都不得不叹服啊!有庞卿这样的忠臣良将在,大明又何愁没有复兴的一天!”隆武帝发了一声源自内心的慨。

两天后,在隆武帝和朱大典等大臣的殷切希望中,庞岳踏上了归途,毕竟他是一镇总兵,赣州镇还有许多事情等着他去理。

庞岳:“陛下言重了,此事微臣只能提一些建议,究竟该往何,还得陛下亲自定夺。微臣以为,以目前形势来看,湖广最为合适。”

十几天之后,庞岳回到了赣州。不料,刚回到总兵衙门他便得知,刘冰儿一行已经在三天前离开了赣州,只给他留下了一个信:家中有事,后会有期。

听庞岳说完,隆武帝略作思索之后:“庞卿的意思朕已经知了,朕会好好考虑的。此外,东虏正在蠢蠢动,有再次南下之意,此事想必庞卿也已经知晓了吧?以庞卿之见,到时候东虏兵锋南指,我朝又应该如何应对?庞卿是武将,想必在这事上比文臣更能考虑周详。”

临行之前,他又从隆武帝那里得到了几份意外的礼:上轻车都尉的勋阶,镇国将军的封号,拨给他个人的五千两白银的封赏。面对隆武帝的封赏,庞岳自然是千恩万谢,同时也加快了回赣州的步伐,因为,随时可能会恶化的局势已经不允许他有任何的拖沓。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