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有大军朝着我们泾县城而来!”曾域焦急地说
“有不下五千之众!半个时辰前便已到了离泾江不到十里的青石铺!估计现在他们的前锋已经开始过江了!”
“是,老爷。我这就去。”
听庞岳说起黄得功,王东日不再说话了,只是叹了气,把
鞭重重地在空中挥了一下。
“老爷,老爷!”师爷曾域气吁吁地跑
了书房。
“旭之兄,这么可不妥。”庞岳觉得还是有必要劝说王东日几句“我们是大明的官军,不是土匪山贼。倘若采取此
过激的手段,百姓将怎样看待我们?把兵戈挥向自己的百姓,把战火引向自己的城池,那我们之前面对建
时的浴血拼杀还有何意义?”
定了定神,刘同樾朝曾域吩咐:“这
兵
来历不明,我们还得
好万全准备才是。这样吧,你赶
派人去传令,即刻关闭所有城门。另外,你亲自去通知
县丞和吴典史,让他们迅速召集乡勇上城防守,并让他们随后到我这儿来一趟。”
就在几天前,一个如同晴天霹雳般的消息传到了刘同樾耳朵里:京城已经被建攻战,众大臣投降,皇帝
逃。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他
在椅
里半天没有动弹,彷佛一下
被
掉了主心骨一般。
“这只不过是我的估计罢了,下一切还未可知,旭之兄也不必太过气愤。也许是我多虑了也说不定。”庞岳微笑
“对了,旭之兄,前面就快到泾
县了吧?”
“又有什么坏消息?尽说吧。”刘同樾苦笑了一声,语气中尽是无奈。
“打着庐州镇的旗号,领的是一员参将。军容有些凌
,多半是败退下来的兵
。”曾域一五一十地地汇报。
虑,而是因为军令规定,队达到驻地第二天才发饷。堂堂一个中央政府居然要沦落到靠这
伎俩来逃避发饷,实在是令人啼笑皆非。而对那些尚在路上的勤王军,朝廷居然让他们“自行筹饷”,于是来自三边的兵
在半路上便哗变了,很多都成了后来埋葬明王朝的主力军,其中就有后来大名鼎鼎的闯王李自成。
*****
城上,刘同樾向城下
了一个揖,大声说
:“将军勿怪,情况不明,我等不敢开城门。鄙人乃泾
知县刘同樾,不知城下是哪位将军的兵
?”
“庐州镇?这不是靖南侯黄得功的兵吗?他们也败退下来了?”虽然刘同樾对黄得功
不扰民的传闻有过耳闻,但原籍河南的他对当年明军败兵洗劫自己家乡的一幕依然记忆犹新,这使得他不敢有丝毫放松。
哼,这说得倒比的客气!庞岳双
一夹
腹,离开队列,向城门方向跑了几步,朝着城楼上一个抱拳:“原来是刘大人!庐州镇参将、和州卫指挥使庞岳在此有礼了!”
“什么?”刘同樾大吃一惊,赶问
“打着什么旗号?军容如何?”
“嗯,还有十里地吧,过了前面的一条江便是。到时候希望那县令大人能识时务才好!”*****
果真让我猜中了,这地方官府还敢真给我吃一顿闭门羹!看来,下这大明官军的名声确实不咋地啊!一想到这,庞岳不禁摇了摇
。
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正背着手站在窗前,神地看着被金
光所笼罩的后
园,他便是现任泾
知县刘同樾。不过,天气虽不错,刘知县的心情却极其糟糕。
作为一县父母官,刘同樾最近被一大摊事压得
不过气来。县境内几乎每天都有盗匪作
的事件上报,让人目不暇接。对这
情况,刘同樾也没有多少办法。他手中的力量有限,只能勉
保住县城周围的稳定,至于更远的地方就鞭长莫及了,只能上报宁国府向知府大人请援。但最让他担忧的还不是这些
七八糟的盗匪问题,而是
下的局势。刘同樾是崇祯十六年底到任的,他到任后不到四个月,李自成便攻破京师,天下震动。去年,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江南的局势稍缓。可今年,坏消息又开始接连不断地传来,建
并不像有些传说那样是吴三桂引来为先帝报仇的,他们占据京师之后不仅没有退去,今年反而继续南下。
泾县衙内宅,县令书房
下这局势啊…唉!刘同樾发
了一声重重的叹息,转过
看着文案上的乌纱帽,双
充满了复杂的神情。
“城楼上的人听着,我们是大明官军!快些打开城门!”看着闭的泾
县城门,王东日的心
不由得一阵火起,冲着城楼上很不客气地喊
。
见王东日心有不甘的样,似乎又要说什么,庞岳便再又加上了几句:“旭之兄,你的意思我知
。我们为了大明的百姓,在战场与建
殊死搏杀,确实不应该受到此
对待。但我们也要记住,庐州一带的百姓当初可是为大帅立过生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