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九章新的征途(2/2)

朱大典当然不会知庞岳此刻的心中所想,听完庞岳的一番慷慨陈词,他不住地:“要是大明的文臣武将都如庞参将这样有信心,建也不至于猖狂至此!嗯,对了,庞参将可有何打算?”

见朱大典不说话,庞岳继续说:“如今正值多事之秋,路上可是极不太平!若让朱大人独自返乡以至于有了什么闪失,那卑职可就万死莫赎了!再者,卑职斗胆说句大逆不的话,朱大人乃朝之重臣,就算要告老还乡,也得去面见太后还印信方才不失了人臣之礼啊!一声不吭便不辞而别,难免给宵小之辈留下话柄。”

“哈哈哈,二位将军不必多礼!”朱大典捻着胡须笑

这是,王东日也走了过来,看到老之后愣了片刻,赶行礼:“卑职王东日,见过朱大人。”

“老夫乃兵左侍郎朱大典!有印为证!”老右手托着绸布包裹的官印,声音中气十足“前几日老夫在大营中见过庞参将一面,也听靖国公介绍过。只是庞参将可能没见过老夫罢了。”

王东日当初随邓林祖与朱大典一行在太平府会合,自然是认得朱大典的,现在他也在弯腰行礼,看来是不会有错了!庞岳心中打消了最后一丝疑虑,也向着朱大典一揖。没办法,自己虽然也是三品武官,但明朝是以文制武的,更何况是在兵任职的文官?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就得遵守这个世界的规则啊!

闻得此言,朱大典的脸顿时一暗,叹了气说:“唉,天蒙难,靖国公为国捐躯,老夫为朝廷命官却只能落荒而逃,实在是有负圣恩!如今,江北之事已不可为,老夫也再无其它奢求,回老家了此残生而已!”

“大人不必灰心,在南方,我大明还有数千里沃土,千万军民。桂王、潞王等皇室宗亲也都还在。而那建,不过是一化外野人落罢了,话说胡人无百年之运,只要我大明军民能团结一心,效越王勾践之故事,他日定有卷土重来、收复山河之时!”庞岳连忙安。就在刚才,他已经想好了,先跟朱大典搞好关系,并且这次一定要把朱大典留在边,不能让他回金华。现在唐王、日后的隆武皇帝朱聿键应该已经到了杭州了吧,到时候最好拉着朱大典一起去杭州拥立隆武皇帝。凭着朱大典的资历和拥立之功,内阁大学士加兵尚书是绝对跑不了的。这样,自己在朝中、在兵就有说得上话的人了。到时候,自己和王东日借兵的名义把手下的军队行扩编,再加上朱大典以往的关系网,隆武朝绝对不会再被郑芝龙那个汉海盗一手遮天。

对朱大典,庞岳还是比较有好的,虽然这是第一次见面,但他知,这位朱大人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小病,贪财、好面等等,不过在民族气节上还是不糊的。原来的历史上,自从黄得功亡、弘光被擒之后,朱大典便回到了家乡金华继续持抗清斗争,先后担任过鲁建国政权和隆武朝的大学士。隆武二年(1646)三月,建兵临金华城下,汉阮大铖派信使前去招降,不料,朱大典斩使毁书,并组织全城军民固守。在持了二十多天后,金华城被建攻破,朱大典家中的女眷全投井自杀,朱大典则与孙、宾客聚于火药库中引爆殉国。之后,建为了愤,在金华城屠城三日。

原来,今天早上明军大营一片混,杜弘遇、于永绶、苏养等将领见大势已去纷纷投降,跟风者数不胜数。朱大典用兵左侍郎的帽已经压不住局面,反而有些胆的狂妄之徒想来抓住他去邀功请赏。无奈,朱大典只好在心腹家丁的护卫下逃了来,一直向南跑,没想到居然在这里追上了庞岳和王东日的人

“哪里,哪里。朱老大人能与卑职同行,那是卑职的无上荣耀啊。”见朱大典开始上了,庞岳顿时满心喜。

“卑职庞岳,参见朱大人!”

“庞参将言重了,老夫虽是文臣,但也在兵任职,对着军中之事也并非一无所知。庞参将手下的军士忠于职守,何罪之有啊?呵呵,无妨,无妨”朱大典快地说“前几日,我在靖国公大营中就曾听说过庞参将的威名,多次取敌将首级,难得的少年英雄啊!”“哪里,哪里,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朱大人谬赞了!”听朱大典这么一说,庞岳自己都有不好意思了“不知此番变故之后,朱老大人将往何啊?”

“庞参将说得倒也在理!”朱大典终于笑着“嗯,那老夫这把老骨就跟着庞参将去一趟杭州吧,只是一路上要劳烦庞参将了!”

庞岳事先已经想好了一说辞:“听说元辅大人和太后已经去往杭州,潞王也到了杭州,卑职准备先去那里,日后再作打算。卑职斗胆,想请朱大人同行,如何?”

“朱老大人,刚才手下将士多有得罪!请不要见怪。”当第一帐篷扎好之后,庞岳便把朱大典请了去,诚恳地说

“大人!张游击有急军情要报!”没过多久,守候在帐外的亲兵队长元成的声音便将庞岳从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拉了回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