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九百一十三章闽王顺王辽王(2/2)

吴三桂甚至猜测,贼秀才将湖北丢给闯贼们,是不是早就想到他吴三桂会有起兵反正的一天,这样湖北就成了太平军和关宁军的一个缓冲区,在清未灭前,二者井不犯河?倘若真是如此,吴三桂倒真是佩服这个素未谋面,但听威风的广东秀才了。

得知吴三桂的关宁军已取保宁,前锋正向汉中‘’近,多尼不顾李国英苦苦劝阻,竟与罗可铎再次北逃。

吴三桂对此也是认同,只是他却不同意封李来亨为王。洪承畴的意思是以永历名义封李来亨为王同时派使前往湖广,说服忠贞营及摇黄十三家等能够奉立永历,若能成功,则凭空得湖北一省及十数万兵

李国英此时麾下已无多少兵将,遂向清廷保举原保宁总兵王之鼎为四川提督,又调延绥总兵朝应琦两千余人协守保宁。奈何多尼满‘蒙’骑兵的逃奔让汉中人心惶惶,诸将都无守意,不得已,李国英只好带着王之鼎和韩应琦退到了西安,‘’与西安将军苏拜死守西安城。

他朱成功还是不是大明的国姓爷、延平王了。

吴三桂早年于崇祯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后封汉中王,济王。其引清军关后,清廷封他为平西王,年初顺治为了笼络他,晋其为平西亲王,现在吴三桂再迎永历,复兴大明,朱由榔自要酬以亲王爵。经“商议”后,朱由榔派皇亲王维恭(咒之难幸存者之一)代表自己向吴三桂送去了由吴三桂准备好的王印,并在吴军文武之前宣读了封王诏。

洪承畴笑了起来,劝吴三桂放宽心。世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洪承畴认为忠贞营虽是太平军放湖广,能占武昌也是太平军相助,如今也受太平军支援,可忠贞营毕竟并不是太平军,李来亨他们不是贼秀才的手下。二者之间是合作关系,而不是隶属关系,所以不是没有分化的机会。况且忠贞营内也不是铁板一块,李来亨、袁宗第、郝摇旗、贺珍等大寇又哪一个不是独立兵,独自的旗号,摇黄土寇更用说。人心本就不齐,利益之下,各人会有什么样的选择,本就是难说的事。便是效果不大,埋下也是好的,将来总有起效的时候。

洪承畴对郑森有一番定语,其大军江谋攻南都不成,却便宜了贼秀才,其再是英雄豪杰,这心总有不甘。况郑森其人最是利己,否则当年便不会坐看李定国败事,也不会挥师攻打同为抗清力量的郝尚久,‘’得郝尚久将‘’汕献给清军,令得郑军从此再也不能踏上‘’汕一步。贼秀才坐拥江南‘’华之地,兵壮,又挟唐王在手,其势可比郑森得多,倘若再败顺治大军,那威望真是天下无二了。因此洪承畴断定哪怕郑森知受了永历这王封会和南都闹僵,他也会毫不犹豫接下。骨里,郑森就不是一个甘居人下的。

忠贞营和摇黄十三土寇的力量,吴三桂还真是看不上。听着有十多万人,可真正能打的却不过万余人,不是忠贞营还是摇黄土寇,行的还是当年的法,每到一地便大肆裹挟青壮,此举初期会让他们兵壮,可却是无源之得再凶,终有枯竭之日。至于湖北之地,他也是无心染指。吴三桂很清楚,他奉了永历可以川北上,但真要将手伸湖北,贼秀才势必会和他短刀相见。他贼秀才能将湖北给忠贞营那帮贼,却不会给他吴三桂。

不肯封李来亨为王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吴三桂和李自成是有大仇的,他和忠贞营的那帮闯贼余孽也是有血海仇的,所以这些人又如何会肯投他吴三桂。

吴三桂得封辽王时,川中吴军展顺利。宝统兵在民瞻引导下,趁保宁清军及驻保宁的清川陕总督李国英不知民瞻倒戈实情,奇兵突至,保宁清军仓促之间难以拒敌,很快被宝击败。李国英领残兵百余骑逃奔汉中和信王多尼会和。

洪承畴贼秀才给了李来亨一个咸郡王,那这边就给一个亲王封,还是给的当年李自成的国号,李来亨不能不承情。当年永历虽是对不住忠贞营,但他们毕竟在永历旗号下战斗了近十年,其营之内,总不会一个心向永历的都没有吧。洪承畴执意如此,吴三桂也不好驳,只得依他意思办了。至于他吴三桂,亲王封号早已拟,乃是辽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