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百二十七章延平拒兵(2/2)

刘国轩将清单拿给成功,成功见上面多是些火和药,藩下尚多存货,便要刘国轩一一照办。

诸官都称好,陈永华虽另有想法,但见藩主决心已下,又想北上长江乃是他当初力主之事,故也未再开相劝。甘辉很是失望,却也只能服从。

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肯定好好更!】(未完待续。)

ps: 《神仙下凡闯三国》

成功如此心态,自然使得李定国对成功大失所望,在信中直指其虚君不愿奉永历天的真实意图。太平军在广东同李定国一样,依旧是打着永历旗号,且成功又早为北上长江之役了许久准备,故潘庚钟一番话便让他不再迟疑,拿定了主意。

“甘将军,你的光儿未免太近了,清廷所以不攻金厦,就是怕滇、黔的牵制。如今孙可望降清,清廷已下令三路大军攻贵州,晋王李定国势单力孤,如何能挡住清廷这十多万兵?果滇黔削平,清廷便可全力来扑我们,区区两岛,岂能独全?现藩主统率貔貅,人据长江,截其粮。他们自救不暇,哪里还有功夫攻两岛?”

能够尽取广东,但成功却是不愿从李定国,而是想自己独力行动,若能事成,则有望再拥唐王登基,使隆武帝能大庙。

工官冯澄世直接参与了藩下十多万大军的军械准备,是定的北上派,不同意和广东合兵。

郑成功没有再见徐应元,只叫刘国轩将军议结果告之于他,一听郑成功不愿兵合击济度大军,徐应元听了只是一怔,但却没有什么失望之,只是拿一纸清单给刘国轩,请求延平王能够照此清单给予太平军一些钱粮军械,太平军可银购买。

“清廷大举用兵西南,又有济度用兵广东,这正是北上夺取金陵的大好时机。。。达素所不足为虑,只需留万余兵守金厦,达素便不敢来攻。现在金厦兵云集,日费万金,上下皆知即将北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绝不能因事耽搁,自老其师。”

下只甘辉一人同意和广东太平军约兵共击济度大军,郑成功没有再犹豫,见陈永华也没有开反对,便对诸官:“本藩以抗清为己任,在南为抗清,在北亦为抗清,相较广东而言,金陵意义更大,且有援应西南之效,故本藩不意与广东兴平约兵,然可提供其一些军械饷银,以助兴平守。”

但中军甘辉却有不同意见,他:“北上长江须要等到七月信风方能行,且是空国远征,一旦失败,便有全军覆没危险。便是不致如此,大军征后,金厦亦有被清军再度攻之危险,所以我认为倒不如和广东合兵共击济度大军,取州安置军民,再击达素,稳固闽中再图北上,这样大军北上就不复两岛有危。”

“兵法有云,围魏救赵。藩主统大军长江夺金陵,便是要替西南解围,此策,万不能因事耽搁延迟。”

官郑泰是郑芝龙的堂侄,郑成功的堂兄,长期担任郑成功的官,理延平藩的财务及对外贸易,隆武帝时曾封郑泰为建平侯。于钱粮考虑,郑泰也认为不当此时和太平军合兵,而当是照既定署准备北上。

潘庚钟所言也是有理,下清军已经大举用兵西南,又有济度用兵广东,若郑军此时用兵长江,势必能截断清廷漕运,断江南粮饷,使这两路清军无有粮草供应,故虽未和太平军约兵共击济度,但也是达到了断清军后路的战略意图。便是西南那边暂不受影响,广东这边的济度却是要受直接影响的。再者,大军长江,东南清军哪个不危,达素就是吃了熊心豹胆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选择攻打金厦,他只能调兵往金陵救援,他若不去,清廷也会砍了他脑袋。至于济度那边,反而因为太平军的存在而不得回援,说起来反是有利于郑军江之战。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