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百一十八章南明chu不了诸葛亮(2/3)

熊赐履往日格其实比较严肃,不喜这般说话,可今天是“江左三大家”之一,又是太常寺少卿的的龚鼎孳请客,又有徐元文这江南少年才在,因此便兴致了。

说话的熊赐履面白无须,清瘦儒雅,也是风度翩翩的少年,他是湖北的举,想参加明年的会试,故而今年早早来了京师,好结识些同年顺便跟京城里的大家们学习。也好明年能够金榜题名。静修是他的表字。?

“哎,龚前辈何此言?他乡遇故旧,正是我等的荣幸与欣呢。前辈,晚生以茶代酒,先为敬!”

“不然,老伯,此事晚生很清楚。那时元文才只有五岁…”?

?徐元文是江南昆山世代富豪徐家弟,时人都称徐家是前明嘉靖朝辅徐阶的后代,昆山之地又文风盛重。当世大儒顾炎武更是徐元文的舅父,所以徐元文少年之时就得名师指,十二岁时就以秀才份考举人。他诗文双妙,人又生得风倜傥,江南的客文人无不为之倾倒,若徐元文早生二三十年,谁敢说他不是称雄于江南文坛的钱谦益或龚鼎孳呢?

请来的几人中,龚鼎孳对徐元文最为欣赏,一来他是钱谦益向自己推荐的,二来其舅父又是顾炎武,仅凭这两就不能不让龚鼎孳对徐元文格外赏识。况这徐元文又确是有状元之才,只怕明年会试必中,殿试也能独占鳌。他本就是没脸之人,当下也不什么辈份了,笑着问徐元文:“元文

“敬修兄,你就不要在前辈面前小弟的洋相了。”?

“老夫曾听牧斋兄说起过元文的趣事,说他小小年纪便立志要考举人,乡人便问:“小小年纪就要官,到底想多大的官?”元文不假思索:“阁老。”众人便嘲笑起来。以为元文这小孩太过狂妄,于是一人便挖苦说:“未老思阁老”,不想元文脱:“无才秀才。”逗得众人大窘,原想讥笑他。反被他将了一军。此事当真是绝妙,老夫听后也笑得捧了肚。”?

四十多岁的老儒生程汉斌听了熊赐履的话大是好奇,在一旁:“敬修老弟,你快将公肃贤弟的事说来听听呀。”

“这一路上辛苦了吧?老夫说要为你们几位同乡故旧设宴洗尘,你们偏偏不肯,今日总算是叫老夫请来了,来来来,别客气,赶吃。”龚鼎孳笑着劝客人们动筷

徐元文站起敬酒,龚鼎孳老脸开,忙:“罢,罢,徐公是老夫早有耳闻的风华人,今日一见果然不俗,细眉长目、隆鼻朱,玉树临风的材,啧啧,真叫老夫好生羡慕哟。”?

“这事谁人不知?江南世家昆山旧族徐府公徐元文就是与众不同!说真的我熊赐履自叹弗如,望尘莫及!早知你此番来京赶考,我就老老实实呆在孝不来了。明摆着,你肯定在我的前面!”

徐元文再一次涨红了脸:“都是他们添油加醋瞎编的。”?

说话的是几人中最为年少,也是长相最为英俊的昆山才徐元文。

人,却被京师一些降了清的文人称为“江左三大家”,与他同列三大家的是才吴伟业和文坛大佬钱谦益。

熊赐履轻笑一声,便:“话说五岁的徐元文一日自书馆回家。脑里只想着老师教的诗文了,过自家门槛时被绊倒在地。他的父亲扶起他,笑着说:‘跌倒小书生’。你们猜猜,小元文他对了什么…他应声而对曰:‘扶起大学士!’你们说,元文他有没有志气?当然。有谁能有像无文那样的一代弘学儒顾亭林先生呢?元文日后肯定会青于蓝而胜于蓝了。”他说话时脸上带着颇为羡慕的神情,也是,读书人哪个不想有这神童事迹留传世间的。

龚鼎孳笑着一摆手:“哎,哪里话,你是牧斋兄特地向我引荐的人才,老夫岂能怠慢?听说公年方髫龄时便公辅之量,可有此事?”?

龚鼎孳这般夸赞让徐元文有些窘,低向龚鼎孳一揖,:“无论如何,在下先谢过先辈。龚大人为人情诚恳,今晚生好生动!”?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