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百五十七章jin军(2/2)

太平军攻占新会后,尚可喜下令各府县调兵攻打新会,驻香山的绿营兵大半被调来新会。结果全都覆没于此。下香山境内的清军力量可谓薄弱,太平军于这个时候军香山,可以说正是打香山清军一个措手不及。

常氏所为让周士相为之动容。反复细想香山百姓所言自古忠良无后,想到。长长一嘘,慨万分:好一句自古忠良无后!

周士相在走之前再次对秦智生叮嘱五条军纪,之所以让秦智生驻防龙都而不是葛义他们,正是因为考虑秦智生的稳重。好一般叮嘱后,周士相第二天便率其余兵近距香山县城只三十里余远的良字都。(未完待续。)

渡江以后,太平军一刻也不停留便向香山县治所在仁厚坊军,当天便占领无兵把守的龙都。因为和陈奇策有过商量,周士相便以龙都作为与新会联系的重镇,命秦智生率虎捷营在此驻防,另安置2000后营百姓于此地。

自古忠良无后,自古忠良无后。

闻知李万荣战死,其妻抱投潭后,香山百姓都:“自古忠良无后。”

因为这几年的明清战事,香山和广东其他府县一样受战争荼毒甚,虽较罗定、新会等地要好上许多,但同样也都是地广人稀。龙都从前有民六七千,现今不过两千余人。人的下降导致无主之地增多,虽说镇上也有借百姓死难而趁机夺取土地的地主劣绅,但在太平军大军压境前,这些人都已闻风而逃,有往香山跑的,也有往广州跑的,他们一跑便留下大量土地供太平军安置后营百姓。

李万荣被剿灭后,香山境内只余极少数的明军残在山区活动,多的不过数十人,少得只有几人。对这些明军残,清军因为大军剿得不偿失。故而也任由他们自生自灭,反正山区缺衣少,这些明军余也不可能重新壮大起来。

香山县自宋朝时便设有十个乡,明洪武元年改乡为坊都,现县治就设在仁厚坊,大致就相当于后世中山市石歧城区中心所在。香山县城并不大,有四门,但比之新会要小得许多,城墙也破损严重。除县城仁厚坊外,香山还有九个坊都,大致范围就是周士相所认知的东莞、圳、珠海和广东增城一带。十个坊都占地极广,远超广州府城。

香山是周士相给太平军找的据之地,龙都又是太平军占领的第一个香山坊都,因此周士相是很在意龙都的治理的。宋襄公在龙都如何也是对太平军的一个考验,可以说周士相是将龙都当作一个试验,这个试验搞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太平军能不能在香山立足。

如何安置后营,又如何组织百姓生产,这些都是宋襄公的事情,周士相并不过问,只负责军事。故而宋襄公也只能留在龙都负责一切事务,其余随太平军继续向香山的后营妇孺则让廖瑞祥负责,待他理顺龙都的事务后便行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