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刚响午,朱国荣就接到了平南王尚可喜的命令,命令很简单,限广州府七日之内凑齐五千石粮
。
承担钱粮输送的广州府更是叫苦不迭。当年那场大屠杀平、靖二位王爷杀
来,也是杀得痛快了,可苦了广州府了。治下没了百姓,这地就没人
,你叫他们到哪去
钱粮来?
果然,围城没几日,总督衙门那边就把他叫去,要广州府无论如何也要继续供给围城大军粮草,若不然他这知府就收拾包裹
回山西老家去。
可不知
老天爷是看他朱大人不顺
还是什么,这才安稳两月,
疼的事情又来了,这一回要他命的不是总督衙门,而是平南王府。
想当日李定国两蹶名王的消息传到北京后,吏
外原本兴致匆匆等候选官的同僚们一个个吓得面无人
,告病得告病,推却的推却,唯恐倒霉被派到南边去送死。这当
,就他朱国荣胆大心大,知
富贵险中求,咬牙
一个往门前已见不着一只乌鸦的吏
走去,自愿到南方为官。此举当天就传到了
中天
耳中,天
龙颜大悦之下直接命朱国荣接任广州知府。从主薄到知府,连升七级,若不是他朱国荣知
富贵险中求,这等好事能落他
上?
广州知府朱国荣把地
都翻过来好不容易勉
凑够供大军
征的钱粮,没想平南王爷亲征都没把新会夺回来,反而大军留在新会城外和城中贼兵耗了起来,这个把朱国荣急得上吊得心都有了。
回山西老家如何得了?!
这
从平南王府发
公文还在途中时,原明朝两广总督衙门改建而成的平南王府内,尚可喜将一封书信递给了刚从新会回来的都统班志富手中。
回山西老家朱国荣肯定是不
的,可总督衙门的差事却也是耽搁不得的,他真要不全力以赴把差事办好,那位皇亲
的总督大人还真能把他摞了。没办法,朱国荣只好求爷爷告
,又死命的去压下面的县,也不
百姓们死活,这才勉
把大军粮草给接济上。好在,总督衙门那边也知
广州府的困难,过了一个月就从
汕地区调了批粮
过来,这下总算解了朱国荣的燃眉之急,让他安稳了两月。
书房面积很大,摆设却极简单,只一张案几,几只椅
,说是书房却是看不到书架存在,甚至在案桌上也看不到一本书册,只放着笔墨砚台,不过从那砚台风
的样
来看,恐怕平南王住
来后一直没提笔写过字。
前后两任主人截然不同的态度,这书房也是模样大变。
自家也真是伺候够了尚可喜和耿继茂那两个藩王,真能调走,朱国荣
梦都能笑醒。不过说实在的,虽然不太愿意伺候这二位藩王,但有这二位藩王在,朱国荣从不担心自家
家
命,二位王爷是难伺候了
,可是能打啊!这年
官,升官发财是其次,最
要的还是
命安危不是。故冲着这
,虽然二位王爷的差事实在难办,朱国荣也都是咬牙接了,然而这回,他却真是一
办法也没有了。
这两年知府当得也是顺风顺
,虽然广州这省城不比从前,但怎么也是省城不是,不论是官品还是收
,朱国荣都很满意,琢磨着过两年是不是派人到京中活动活动,自家名字早已落
天
耳中,这边稍一活动说不定就能再上一楼,
个布政使或
察使什么的,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
个巡抚当当。
朱国荣前朝不过是个举人
的小小主薄,若不是摄政王率大军
关,他朱国荣到死恐怕也还是个小小主薄,如何会有今日这官位?
这书房原先的主人就是南明两广总督杜永和,其人武夫
却偏要附庸风雅,李成栋死后他在没有经过永历朝廷同意的情况下就私自开印视事,成了总督府的新主人。为了向世人展示自己的风雅,又或是真是自觉肚中墨
太少,住
这总督府的第二天,杜永和就命人搜刮了上千卷书籍放
这书房,没事的时候总要在这书房呆上一会,或是自己捧着看上片刻,或是叫师爷读与他听。清军破城后,杜永和领着亲信逃
了城,这些书却留在了此
。结果新主人尚可喜
住后却要人将所有存书全搬走,搬不走就一把火烧了。
一字一句看过这封从长沙送来的书信后,班志富不置可否的将信轻轻的放在桌上,带着询问的目光看向尚可喜,轻声说
:“老督师的意思是让王爷西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