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八十九章绝地(2/2)

诸将和各营营老对下的局面都清楚,粮也好,也好,盐也好,都是要先尽前营的,要不然没了这些拿刀的守城,老弱妇孺还不是转就成了清军刀板上的,任他们祸害,任他们荼毒。

周士相和宋襄公合议之后,决定再选死士由陈默带领城到清军营中抢盐。

西城是雄威营在驻守,和其他三个方向比起来,西城外清军驻守的力量明显薄弱,单从旗号上看,仅仅是绿营兵在把守。但防守薄弱不代表太平军就可以从西城打开缺和外界取得联络,因为西城是正对着谭江的,城不到三里就是宽阔的江,想从这里渡江,门都没有!

当日那个指使手下趁火打劫的死囚犯陈默已经因为摧毁清军东西炮台有功被提升为近卫营总旗,在接到周士相让他再次城夺盐时,他沉默了一下,随后没有言语的。当时,他那脸上说不的死寂,显然是知自己此去九死一生。

这硝盐能吃不能吃,嘴里有咸味总是好的!周士相赏了这个提议人十两银,要廖瑞祥组织县衙的人去采集看看。结果廖知县就成了中国千年以来第一个整日带人围着茅坑打转的县老爷,只把这老夫委屈得不行。

没有新盐来,坐吃山空如何了得!真等断了盐,大伙自个拿刀抹脖吧!

无法从外界获得盐,城里这近万人天天都要吃盐,就算不保证后营和那些新会百姓们天天有盐吃,可前营拿刀拿枪的总要有盐吃吧,那些被苦力的俘虏也得象征的给一盐吧,要不然人走路都打飘,哪来的力气活?

七月上旬宋襄公将公库现有盐货了个统计,然后周士相就召集诸将和各营营老商议,定下了盐分制度。这个分制度和井的分办法没有多大差别,都是先保证军队用量,其后才归后营。

非但如此,清军还在这些壕沟外又布了几栅防,每栅防都修得死死的,清军哨台隔上三四丈就一个,上面不是铳手就是箭手,另外巡逻的清兵几乎是小半香时间就来回一趟,让人本无隙可趁。休说扒开栅防,就是穿越那两条壕沟都是千难万难,也不知要堆上多少条人命才能翻过一条沟呢!

这是一场注定要死很多人的冒险行动,因为自上次陈默率领死士夜摧毁清军东、西炮台后,清军明显多了心,不仅彻底堵死那些他们自己所挖的地,还在营前挖了两条壕沟,沟内布满竹尖,人要是落去不死也残。

清军围城前,周士相曾向城外派过数拨使者,意图联络李定国撤军后散落在新会附近山区的明军余,可是因为清军来得太急,不但没有散落明军来投奔,就是派去的人也没一个回来。起先周士相还抱有幻想,可一两个月过去,他对外面也不抱指望了,现下突听蒋和说有人前来投奔,这让他顿时有些惊讶,也坐不下去了,亲自带人到西城一看究竟。(未完待续。。)

即便这样,公库的存盐也撑不过半月,为此周士相还是本着集思广议的原则让大伙想办法,有人提办法,可以在茅坑四周刮一些硝盐来熬煮着吃。这个提议让周士相想到后世红军在井岗山上时,似乎也因为缺盐,而在茅坑周围采集那附在墙上的硝盐吃。

经实践证明,这硝盐确是能吃,但是份量还是有限,本济不了多大事。周士相让大伙再想办法,他也是豁去了,拿重赏,不白猫黑猫,能抓到耗就是好猫!只要谁能解决盐的问题,要当官,白丁直接提总旗,要银,赏百两!

难。

宋襄公见状,叹了气没有说什么。周士相心中也不好受,只想激励陈默几句,秃蒋和却兴冲冲的过来求见,说是西城外面有反清志士趁夜投奔。

正因为新会西城正对谭江,城内太平军又没有师在江上策应,所以围城清军对西城的防守较其余三个方向弱了些。尚之信也好,周士相也好,都从来没有打过太平军会由西城突围的念,太平军真要从西城突围城,届时就是前有谭江,后有追兵,上天无门,下地无路!

常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可是一连七八天过去,却是一消息也没有,张贴在后营和新会百姓居住区的那些个县衙榜文没一人去揭。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