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一十二章火铳(2/2)

份让他们自认比关内的汉人一等,这心态之下,指望他们还能够记起自己汉人的份是本不可能的。如果用后世的称法,周士相更喜将汉军旗的这帮旗兵称为“二鬼”,事实证明二鬼远比大鬼更为可恶,因为他们在屠杀起同胞时往往比正主还要凶残,还要不择手段。

和后世记载不同,周士相拿到的旗兵所用的火铳质量属于上乘,且威力也大,绝不是放上一铳对方还能生龙活虎扑过来,虽然不能和后世火枪相比,但也绝对是要人命的东西,若是能够量产量用,火铳这原始的**完全可以淘汰任何先的冷兵

与明朝没有足够银打造火铳不同,降清后的孔有德等人为清军带去了大量工匠,并且得到了皇太极的度重视,对于制造火铳的匠人也给了远超明朝的赏赐,非但给予金银田地,甚至还给予官位,如此一来,匠人的生产积极得到大大提,再加上清廷对火铳的要求近乎苛刻,又没有如明朝官员那般的克扣,工匠造来的火铳质量不好才有鬼!

总而言之,太平营现在的实力还不足以收纳这帮本养不熟的旗兵,周士相也不想养虎为患,便只能拿他们的人绝掉要绿营的退路,同时也让营中的新兵见识下旗兵老爷的德,既间接扩大队伍,又间接提升士气,一举两得。

驱使一帮屠杀同胞成的二鬼和他们昔日的主对抗,周士相自认暂时还没有这个能力和襟,重要的是,广东的汉军旗都是举家从辽东随尚可喜和耿继茂一路打到广东来的,他们的家眷全都在广州,因此不可能死心踏地的跟着太平营,除非有朝一日他们也如同今日的绿营一样自绝后路——用满州人的脑袋换他们的命。

对火铳,周士相的了解并不多,秦智生、蒋义等原先在明军和清军过的总旗倒是了解的多些,据他们说,以前明军使用的火铳经常会炸铳,所以士兵们不敢放心使用,久而久之,火铳在军中就成了烧火一般的东西,但凡有办法的将领总是避免备火铳,而是尽可能的多要一些刀剑弓箭,哪怕是多要一些棉甲也不愿意多要一些火铳。

目睹一百多旗兵被刀分尸后,新兵们接到了新的命令,就是将这些死掉的旗兵拖到城外。命令是拖到城外,没有说要烧掉,也没有说要埋掉,就是拖到城外。至于太平营走后这些尸是被野狗吃掉还是由要百姓掩埋,就不是周士相关心的问题了,他现在关心的除了收编这两百多要绿营,就是缴获的汉军旗火铳。

造成明军火铳质量低劣的原因有很多,众人说法也不同,但有一却是共认的,那就是朝廷没有给予足够的银。没有足够的银,就没有足够的原料,负责打造火铳的又是和军一样的世代工匠,这些人连自己一家老小的温饱都没法解决,又如何会用心制作火铳。恶循环之下,原本能够让明军纵横漠北的火铳就成了军中弃儿。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