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女儿记(2/3)

只是说了这样的话后,瞧老康一脸的伤痛,乐殊也不禁是为他到难过。为一个多重份的男人,加之如此多重变化的环境,老康也着实是辛苦的。柔声安:“其实,恪靖公主这样也没什么不好啊?她虽然嫁了不喜的男人,却可以远离皇族闱过她想过的日。归化城上下,草原内外哪个敢不遵从她的意思?她有这样的风光,大半也是因为皇上在后面为她撑腰啊!孩总是会让父母不断的伤心的,皇上,您是阿玛,要忍耐女儿的任才是啊!”这话说得多巧!

某个女人一惯傲,当众受到这样的待遇,又羞又愤气得实在是想发飚,只可惜她颇有脑袋的父亲和兄长住了这个刁蛮的丫。让送别仪式可以平静而顺利的完成了!

“丫,你说朕是不是真的是个狠心的阿玛啊?”

因为心曲如厮,所以看向乐殊的神里充满了企怜和心悸。

蒙古半月的北巡,虽然有惊有喜、有难有隐,但仍然是随着日的终结而无情的结束了。

御驾临走的那一刻,一个大胆的蒙古女人向某个男人表明了她的情意,只可惜落有意、无情!那个男人转手就是将她送来的弓是挂到了她兄长的肩上,以此表明我只把你当成我的妹妹!

康熙有些心伤,也有些无奈,但更多溢的则是委屈。看看这手中的折,实在是无奈之极啊!为皇室成员,这样的结局虽然不如人意,但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啊。

如同来时一样,乐殊仍然是享受着绝对与众不同的待遇,坐在老康的龙辇里看着一本据说已经不再是禁书的《西厢记》。可书看了才第一回,就觉得好象有什么不对劲了。扭看老康,就见他一脸的低沉,毫无神的看着手中一本已然是看了半个时辰仍然未翻一页的奏折。凑上前一看:这折竟是恪靖公主上的,大概的意思就是说她的微恙,不能来服侍父驾了。

是各自回到那个装了很久已至于再也脱不下来,以至于自己都分不清孰真孰假的面后了吧?而纵使今后再有机会来这里,行这样的晚宴,可伴随着年纪的渐长,恩怨情仇的日重,要想再复此时的心境,又岂是一个登天可求?

但并不是最惹人球的,惹人注目的是她居然在平息噶尔丹后没有和额驸敦多布多尔济回库王府去,而是一个人呆在了归化城。在那里过起了她自己的生活,虽然为图谢土汗妃,但她却从来没有回封地去看过丈夫,反而是她丈夫每隔半年到归化城给她请一次安。

巧得让老康都忍俊不禁了,回手是轻弹了乐殊一下,笑骂:“你这个丫真是长了一张巧嘴!”明明是自己没事的事,却让她如此一说,好象自己真的不该气恪靖似的。只是她说得好象

乐殊明白他的意思,但她更明白象恪靖公主那样一个女人嫁给那样一个窝废般的男人该有多么的痛苦。只是:“事已如此,还能怎么办呢?”嫁都嫁了,木已成舟,改也改不过来了啊。那样一个如女,落得这样的下场,也不怪她如此的愤愤。

这样的夜,如此珍贵。

乐殊曾经不止一次的听说过这位恪靖公主的大名,她的母妃是宜妃的妹妹,虽然她那样利害,但这个郭络罗氏的贵人却好象并不是特别招老康待见。乐殊见过她几次,实在是极平庸的女人,怪不得不了老康的法。可她的这个女儿据说却是十分的本事了得!荣宪大公主在嫁乌尔衮后也仅仅是把握家务,替老康修盖了荟芸寺和噶尔丹康熙行。可这个恪靖公主却不只是家事要,连蒙古草原上的政事也要多行过问。逢年过节的草原上诸汗王,尤其是漠北十几旗的旗主更是她府上的常客。

她,知,也遵从了。但也因此,再不复见她的影!虽然归化城和京城之间的距离,骑只须半月,然她嫁人九年却从来没有回过一次京城!一年一次的请安折也是只言片语,不负真情。难怪,她会这样怪朕一辈吗?

这样的女人,怎能不惹人注目?只是,说也怪哉。老康的三个大女儿都嫁在蒙古草原,这回却是一个也没有来陪驾不说,连额驸也没有见一个人影。

而如今看来,老康在离开蒙古的当天如果神离魂飘,大概也与这个折,他的三个女儿颇有关系吧?再一次,乐殊肯定,当个皇帝是辛苦的、可怜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