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七十六章 哀鸿遍野
第七十六章 哀鸿遍野
农历二月初,yang历三月中旬,封闭了一个多月的城门第一次打开。姑臧居民面带菜se地聚集在街dao两边,苦着脸被迫迎接平叛回来的吕光大军。下了近三个月的雪终于在初chun的回暖下消rong殆尽,被埋了许久的垃圾铺满街dao,吕绍昨日赶着人匆匆清扫一遍,却依旧难掩饥荒后的狼籍。
吕光大军进城时,锣鼓齐鸣,热闹的气氛下是一张张漠然的脸。旌旗飘扬,簇拥着吕光踏ma缓行,一旁的吕篆吕弘还有侄子吕隆吕超无不得意地昂首tingxiong。骑ma的将领过后,便是一队队士兵,黑黝黝的脸上满是倦意,棉袄破旧,翻chu脏得不见原se的棉絮,唯有背后那个大大的“卒”字很远便能明显看chu。吕光chu征时带了五万人,吕弘援兵时又带了三万多人,而现在回来的,我gen据队列cu略估算一下,大概是三万多人。心里咯噔一下,少了一半多啊。
士兵的队列过后,是阵型颇大的niu车队。车上驮着的,看形状是粮食!饿久了的姑臧居民在看到这一车车粮食后终于sao动。人群爆发chuhuan呼,向街心拥堵,却被街边维持秩序的士兵拦住。一只只瘦弱的手伸chu,无望地在空中虚抓。
这么多粮,绝对不会是吕光自己带去打仗剩下的。在这灾荒中哪里还能找到粮?我在街口看着吕氏一族的趾高气昂,心里冷笑。
十六国一百三十多年里,翻开史书,经常看到的短短几行字:
“是岁,大饥。”
“关中饥、疫。”
“大旱,疾疫,米斛万钱。”
“荆、豫、徐、扬、冀五州大水。”
我们一直说中国地大wu博,实际情况是,地是大,wu却并不博。由于东西南北地理上的差异,每一年都会在局bu地区发生天灾。国家统一时,可在各地调pei资源。分裂时或者皇家太过**,chu现灾荒却无人赈济的地区怎么办?只能抢别人的。所以天灾经常跟**结合在一起。分裂或王朝濒临灭亡时期,史书上chu现大量的天灾记录,迷信之人总以天谴来解释。实际是国家无力调pei资源,饥荒与战争实在密不可分。
所以,吕光chu征,一为平叛,二为抢粮。纵观凉州在这一历史时期,五个凉国除了张氏前凉早亡,其余四凉并立,加上在青海甘南一带的西秦,五国国力微弱却仍征战不休。从经济角度上来说,国土面积如此之小,无力恢复生产,人民活不下怎么办?与其让民众在国内揭竿而起,不如用对外战争转移矛盾。打赢了,便可掠夺别人。可是国力大的,如姚氏后秦,打不过。所以,就挑差不多的打。打个几十年,等到能真正完成统一的雄才大略之人chu现,这些小国家,也就在统一的趋势下逐一冰消瓦解。
而那些君主们,谁又是在灾难临tou时,真正在意百姓的呢?北魏的建立者拓ba圭,算是个雄才大略的英雄了,在与后燕打仗时,瘟疫liu行,他查问疫情,bu下回答:“十人中只活四五人。”而他的反应则是:“此乃天命,无法可想。好在到chu1有人,不怕无百姓可充军。”军人都死了一半以上,百姓的死况怎样,史书并无记载,只会更多。
王粲《七哀诗》中所述:“chu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shen死chu1,何能两相完!’”这些惨剧,正在这个时代中原大地各chu1上演着。看着ma上得意非凡的吕氏诸人,悲愤得难以平复心情。为何是这样一群人在把持着政权?为何这个时代最低贱的,便是人命?
吕光在人群最集中的鼓楼前大声宣布:平叛胜利,是天佑凉州。凡是姑臧城民,可凭hu籍领粮。而liu民,皆可领到麦zhong,登记后便即刻回家乡耕地。逃荒时抛弃的地,均可领回。目下已是开chun,吕光可不希望接下来的秋收再无粮可征。
这本是条好消息,却无吕光所期望的山呼万岁,看得chu吕光有些悻悻。吕绍急忙辩解liu民都在城外,他会前往颁布凉王的善举。
城门终于对普通民众打开。我们一大家子两百多人,随着chu城捡柴的居民一起涌过吊桥,向城外灾民最集中的那片山林走去。
城南那片山山势不高却占地颇大,面向城门这面有不少贫民留下的窑dong。这里是姑臧城居民最常来捡柴的地方,也是墓地最集中之chu1。灾荒起时,我们每天来这里,所以对地形很熟悉。再次来到这里,最初的惊异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