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四百六十六章 密议
“陛下准备让安王爷在大觉寺待多久?”谭纵认为清平帝此举是解决太子和安王爷之间纠纷的最佳方式,于是开口问dao。
“一年。”清平帝闻言微微一笑,淡然说dao。
“一年?”谭纵心中不由得颇为惊讶“陛下,时间是不是太长了。”
大觉寺位于山西的五台山,距离京城千里之遥,在那里吃斋念佛一年,滋味绝对不好受。
“老四自小生活安逸,不经受点挫折,将来如何与对手斗。”清平帝站起shen,从一旁的书架上chouchu一本书,扭tou向谭纵说dao“朕觉得这本书不错,老四离京之前,你带给他吧,就说是朕让他读的,希望他能用一年的时间将书里的东西读透。”
“陛下放心,微臣一定将此书送到。”谭纵连忙走过去,接过来一看,是一本《三国策》,沉声向清平帝说dao。
接下来,谭纵将苏州和扬州的事情一一向清平帝汇报,听得清平帝不断地点着tou,对他的行事表示了赞许。
“陛下,苏州昆山县河东镇赵家和河西镇徐家在剿灭倭匪一事中功不可没,死伤了不少族人。”说到昆山县那场与倭人的惨烈激战时,谭纵不由得为赵家和徐家请功。
重奖徐家和赵家不仅是对两家所zuo之事的表彰,更是对各地士族豪门的拉拢,激励其为朝廷效力。
“赵家的赵炎和徐家的徐宗为国效力,jing1神可嘉,朕甚gan欣wei。”清平帝清楚谭纵的意思,闻言点了点tou,沉yin了一下说dao“朕决定赐予二人七品官shen,苏州府任职。”
大顺有两zhong进入官场的方式,一zhong是科举,这zhong是最普遍的,另外一zhong就是官家的恩赐,只有极少数立有大功的人才能有此殊荣。
“陛下皇恩浩dang,赵家和徐家必定为朝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谭纵闻言,起shen冲着清平帝一拱手,沉声说dao,如此一来的话,徐家和赵家将成为清平帝手里的两gen钉子,牢牢地钉在苏州府。
“朕觉准备赐徐家和赵家一块匾。”清平帝挥了挥手,示意谭纵坐下,笑着说dao“你看‘忠义千秋’如何?”
“陛下圣明!”谭纵闻言,宏声说dao,清平帝此举不仅是对赵家和徐家的褒奖,更是隐约蕴han了化解两家恩怨的意味。
很显然,清平帝只可能赐chu一块匾,这块匾无论挂在赵家还是徐家都不合适,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两家共同修建一个祠堂,将那些与倭匪作战shen亡的人的灵牌供奉在灵堂里,而这块匾挂在灵堂之上。
徐家和赵家即使有天大的恩怨,在清平帝的浩dang皇恩之下也将烟消云散,纵然他们开始时心中仍然有着芥di,但当两家人有着共同的利益后,那些恩怨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
chu1理完了昆山县赵家和徐家的事务后,接下来就是忠义堂了,至于忠义堂当晚进攻府衙的行为是存心叛luan,还是受了蒙蔽的糊涂之举,完全都在清平帝的一念之间。
“陛下,忠义堂之事在扬州影响甚大,忠义堂帮众人心惶惶,如果不是忠义堂幸存的四个香主极力维持,江南和中南地区的漕运恐已受到严重影响。”谭纵神情严肃地望着清平帝,沉声说dao“微臣离开扬州前,漕帮帮主孙望海曾经找过微臣,希望微臣能从中调停,微臣大胆向他要了忠义堂四个香主的位子,在陛下回京的时侯,孙望海在京城的老板答应了微臣的要求,约微臣见面商谈合作的事宜。”
在清平帝没有征询自己的意见之前,谭纵不能提chu自己对忠义堂事件的任何看法,他只能如实地向其禀报目前的现状,一切的一切都要由清平帝来决断,否则就有犯上的嫌疑,是为官者的大忌。
“忠义堂只不过是一颗棋子而已,如同ji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清平帝的眉tou微微皱了一下,看向了谭纵“你如何看待此事。”
“陛下,微臣觉得,虽然忠义堂所犯之事虽然罪不可赎,但情有可原。”谭纵闻言,不动声se地说dao“就如同陛下所说,忠义堂现在不过一个ji肋,chu1于风雨飘摇的境地,如果陛下能法外开恩的话,微臣认为不仅能使得漕运自此无忧,也能使得京城里那些那些企图浑水摸鱼之人知难而退。”
“法外开恩!”清平帝闻言,脸上louchu了赞许的神se,现在朝廷上下对忠义堂一片喊杀之声,各位官员无不对忠义堂的叛逆行径shen恶痛绝,皆yu置之死地而后快,难得谭纵能看得如此长远。
“与漕帮之事,就jiao由你来办理,朕会派一个人前去协助。”沉yin了一下后,清平帝微笑着向谭纵说dao。
“陛下放心,微臣一定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谭纵闻言,冲着清平帝一拱手,郑重其事地回答。
“朕看了你上次的奏折,漕运关乎我大顺的国脉,大意不得。”清平帝想起了一件事情,看向了谭纵“朕决定qiang化漕运司的职权,并且设立江南漕运使一职,正五品,统guan江南漕运,你觉得何人能堪此大任?”
倭匪一事,使得清平帝对漕运空前重视了起来,漕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