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百六十三章金蝉鼎革壳第二更(2/2)

不少百姓也想来祭奠谭纵,给谭纵上一炷香,但是被守在院落门的士兵拦住。

扬州是江南最富庶的地方,由于背靠京杭大运河,漕运发达,运河上船只川不息,一派繁华闹的景象。

苏瑾景生情,见王浩等人哭得凄惨,忍不住潸然落下,同时心中暗自慨,看来谭纵没有救错人,王浩并不是那忘恩负义之人,以后必将成为谭纵在地方上的一大助力。

“有请!”苏瑾闻言,冲着那名侍女微微颔首,自从谭纵“死”后,王浩是唯一一个携带家人前来祭奠的官员。

说起对苏州府粮情况的了解,最熟悉的莫过于粮商了,谭纵希望能从粮商上找到蛛丝迹,而确定是哪个家族参与了此事。

当当…

千余倭匪,一天消耗的粮不在少数,况且还要好藏匿数月的准备,这个量就更是惊人了,谭纵暗中调查了一下,苏州府有这能力的家族不超过十家。

英才呀,谭纵年纪轻轻就遭此不测。

扬州是江南货商的集结之地,有着经营各式各样生意的商人,谭纵既然准备从粮手,那么目标自然也就是粮商。

“夫人,苏州府新任推判王浩携家人前来祭拜谭大人。”左应龙走后不久,一名侍女走了灵堂,向跪在上的苏瑾说

如果贸然从苏州府下手的话,那么势必引起对方的警觉,谭纵需要一个份来合自己的行动,因此就选择了来扬州。

忽然,路上传来了一阵锣响,一群公人押着十几名衣衫褴褛、五大绑、浑是伤的年轻人走了过来。

士兵们告诉他们,等抓到那些倭匪时,苏州城将举行谭纵的公祭,届时他们可以前来祭拜。

京城,藏书阁。

现在,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引到了谭纵的死以及赵云安的怒火上,没人会想到谭纵已经金蝉脱壳,暗中展开了调查。

平心而论,就连一向自负的左应龙都认为自己无法从那些细微的蛛丝迹中找隐藏极的赵元长,这不仅需要相当的智力,更需要无与比的毅力和勇气。

“谭大人,是我害了你呀,如果你不为我翻案,也就不会遭此毒手。”扑通一声,王浩跪在了棺木前的垫上,伏地大哭起来。

这也是为什么谭纵没有运回老家安葬的原因,如果谭纵在老家下葬的话,难保有人不会悄悄挖他的棺材查看,那样的话他没死的隐情就会被拆穿,而引起对方的警觉。

的一个公人一边敲着手里的锣,一边大喊着:“私自贩盐,罪大恶极,杀无赦。”

“可惜了。”良久,赵云博摇了摇,坐回到了座位上,双目中一丝失落的神,他原本还想与谭纵玩玩儿,没想到谭纵这么快就被赵云兆下令除了。

赵云博理解大哥的心情,赵云兆这些年在朝堂上隐忍不发,示弱,目的就是暗中积蓄力量,然后反戈一击,而一举扭转乾坤。

经过各方面的查证,方宇终于确定谭纵已死,正式向京城发来了消息。

院落的防守之所以如此严密,除了保护苏瑾等人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看护谭纵的棺木,防止有人打开棺木查看,因为谭纵此时已然不在棺中,棺材里只不过是几块沉甸甸的大石

将小纸条扔煮茶的小炉里烧了之后,赵云博拿起一本书,悠悠然看了起来。

不一会儿,王浩领着妻张氏和两个儿走了来,四人皆一重孝,面悲愤。

赵云博立在窗前,望着外面一棵大树神,他的手中拿着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四个字“买卖已成”

谭纵一的长袍,嘴角挂着两撇小胡,坐在码前的一个茶摊喝茶,边喝边望着不远的码苦力搬运着货

就当赵云博将小纸条投火炉的时侯,扬州城,码

“恩公,救命之恩,来生再报。”张氏拉着两个儿跪在了王浩的后,泪如雨下。

因此,赵云兆不能容忍任何差错的发生,自然也就不会允许谭纵这个异数存在了。

不少百姓跟在后面,指指,切切私语。

王坤还小,见到父母哭了,也跟着哇哇大哭起来,王则已经懂事,一边哭着一边说“恩公,我长大后一定成为像你一样的好官,将那些坏人都抓起来。”

为了保护苏瑾等人的安全,院落的前后门都有士兵把守,戒备森严,而一旦事,一墙之隔的府衙就会立刻派援兵,顷刻之间就能赶到。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