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洗脸死,躲猫猫死什么的,那可就划不来了。
因此,去之前,这里头的注脚无论如何是要钉死的,更重要的是,必须要让张鹤年记着,在大狱里头还有人等着他去捞。便是那曹监察这边,也须得钉上注脚,莫要把自己丢进去就忘了。
“以曹大人所说,谭纵身在火场,又无人证,这嫌疑只怕真的不轻。便算作是我,只怕也是要怀疑上一二的。”
说到此处,谭纵有心向那曹监察看去,却见那曹监察面色毫不动容,显然未被谭纵这以退为进的一招打动,顿时心里头一阵暗骂,又怨自己表错了情。好在谭纵最大的依仗也不是这曹监察,因此心里略一收拾心情,又继续道:“只是以大顺律而言,谭纵虽无人证,却有情理,因此这嫌疑一说却也是可有可无的。”
谭纵这话一说,那厢张鹤年却是“啊”的一声叫了出来,随即面色却是倏地转喜,望向谭纵的眼色也越发多了几分赞赏。
原来谭纵从后世来得这古怪至极的古代以后,除了头三天去赴了场乡试外,随后几天除了与一众同学在外饮酒外,其余时间便是寻了些史书、刑律来看,而这大顺律自然更是重中之重。
待谭纵看过以后,以谭纵后世人的眼光,却发觉这大顺律中有一条颇值得玩味的法规:以后世的说法,那便是**裸的歧视劳动人民的法律——士农工商里,农工商三者以有罪推论行大顺律,而士人则以无罪推论行之。
就这一点,谭纵就算是彻底的体会到了什么叫封建社会的政治残酷性了。
不过,大顺律对于士人一项定义的倒也颇为严厉:乡试得中者方可称士子!其余人等,即便是官宦子弟也不属此列。自然,皇族子弟另行论处,自有皇族宗法,不在大顺律刑处之列。不过,谭纵倒是有意无意地探查过,发现这大顺朝对于皇族子弟的管教竟然颇为严厉,还真出过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典故——而这自然又是太祖他老人家留下的手笔了。
只是,不管如何,谭纵这会儿倒是沾了大顺律的光。毕竟先前这曹监察自己也说过,验卷延误一事不过是些小节,虽然这曹监察一直称谭纵为谭秀才,可他也只是怀疑谭纵纵火而已,却无法否掉谭纵亚元的身份——这是乃是内阁亲笔点过的,他便是想否也否不了!
因此,只要行完那验卷的手续,即便是曹监察再有异议,只怕也得称谭纵一声谭亚元!
而谭纵这会儿要得就是这么个名头——一旦亚元的名头确定,即便谭纵以嫌犯的身份入了南京府大狱,只怕狱卒也得区别对待一二才行!
而且,有了这实打实的亚元身份打底,谭纵心底里的底气也能足上几分,顺便还能了解心底里这桩心事,当真是一石二鸟。
而这会儿,谭纵有意在众人面前提到了大顺律、情理几字,那便等若是**裸地在提醒张鹤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