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六四一自古廷杖多美谈一(2/2)

“什么?”钱谦益变而起,程先贞一缩,也不顾着形象,转便从钱谥益面前逃走。

“俞济民不是在编撰三皇大典么,他还是很重视儒门统的。”钱谦益勉

“牧斋先生,前两日报纸一,牧斋先生便要寻学生理论,学生故意躲开,便是避牧斋先生气,如今已经过了两日,牧斋先生应当能冷静下来听学生一言了。”程先贞低声:“牧斋先生,若是大明真亡了,天下读书人便要被贩夫走卒骑在上,就要连下九都比不上了!牧斋先生海内名士,儒林领袖,如何能坐视此事?”

大明的文官怎么样最能名?毫无疑问,骗廷杖最能名!

“正夫,以往觉得你是实诚人,没有料到你竟然会这般算计我。咱们上回说了办报,与俞济民争夺舆情,却没有说非要将史邻遇刺之事栽在俞济民上。无论你信不信,我是相信俞济民绝对这等事情。”钱谦益长叹一声:“罢了,罢了,你去吧,自此之后,咱们不再往来了。”

谁都知,俞国振取代这个小朝廷是不可避免的,谁都在想,如何在今后的新朝中谋一个好的位置。有的人靠卖朝廷来谋取,自然也有人靠着谩骂造谣来谋取,唯独少人想着华夏军略委员会系之内,从基层实起,一步步来将个人理想与华夏民族的长远利益结合。

钱谦益本着君恶言的念,并没有说一些毒辣的话语责骂程先贞,程先贞却纹丝不动,钱谦益的态度,早在他意料之中。

“牧斋公是担心他会尔反尔,迫关闭南都周末?那正好,我正如此,此廷杖耳!”

“我是为我们东林,为我们儒生去搏这廷杖,若不如此,再过三十年,天下百姓就弃我等如敝履矣!”程先贞又说

“牧斋先生何此言,这《南都周末》的标题,尚是牧斋先生手笔,上面刊载牧斋先生诗文,亦是付了笔费用的。”

“牧斋公,何必如此急,你不是信俞济民这等事情么,我也相信,俞济民不会因言而罪人,不会因为这份报纸而除我等后快,相反,只怕他还是满心喜。”

以钱谦益对程先贞的认识,他便是有此心,也未必会说来。

他们想的是,如果华夏民族的长远利益不合他们的个人理想,那么就可以弃华夏民族长远利益不顾。说穿了,不过是一群心智不健全者,错的不是我,错的一定是全世界罢了。

“正夫,正夫!”钱谦益大叫。

程先贞打的竟然是骗俞国振廷杖的主意!

一个文官,无论他个人的能力如何低下,无论他的私德如何不堪,无论他的治政如何昏聩,但只要他骂了皇帝,激怒了皇帝,被皇帝勒令廷杖,那么一切都好办了,升官发财甚至死老婆,诸如此类的好事会随着名声而来。

“报纸可是他一直倡导之,他曾说过,舆情汹汹,却为官绅所阻,至使上无所闻下不能言,报纸可通舆情表民意达人心——以之矛,攻之盾,正其时也。”

钱谦益本人能够成为东林领袖文坛霸主,很大原因,便是他骗到了崇祯的“廷杖”在整个崇祯朝几乎都不被重用,程先贞打的也是同样的算盘?

程先贞不能走,钱谦益为礼尚书,正好是理报刊事宜,而且他在朝廷上的支持,对于程先贞必不可少。他此次来,正是为了说服钱谦益。

“什么?俞济民却无自之意,你们骂他,他还满心喜?”

就在钱谦益琢磨间,突然一个家惊惶失措地闯了来:“老爷,老爷,大事不好,门来了两个当兵的,说是…说是俞国振召老爷前去相见!”

“你信这个,当真是该信的不信,不该信的偏信!”

“牧斋公只去,只要他捉不住我,便不会为难牧斋公!”程先贞:“成青名,必要血,但我还有大事未了,尚不能死!”

钱谦益听到“廷杖”二字,眉动了一下,看着程先贞的神情,不再是那么严肃了。

中说说罢了,不开科考,不拜圣人,算什么重视?”程先贞听到这个,更是怒一现:“更何况他编撰伪典,批改经史,与秦始皇焚书之祸亦不相上下,真正是断我儒门统,独夫民贼,人皆可杀!”“这等话语就不必说了。”钱谦益端起空空如也的茶杯,象征地在嘴上碰了碰,旁边的家立刻扬声送客,但是程先贞却稳坐如泰山。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