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二十五章三洲界关上(2/2)

狄青闻言,大笑:“狄青早有此意,只是不知薛兄心意,不好开罢了!既然薛兄也有此意,我们便摆下香案结为兄弟。”

任守忠手一挥,便领着众多下急匆匆而去,只留下一脸铁青的狄青等人。

鹏地踪迹,当下他脚步一跨,径直往西南方飞去。

任守忠闻言,气极而笑:“好你一个狄青,通敌卖国,竟然还说得理直气壮!待我拿住了薛仁贵,再找你算账!”

“来人啊!速速准备好香案,我要和薛兄结义。”狄青当下不再迟疑,转吩咐亲兵备好香案。

薛仁贵一摆手,沉声:“就此说定了!贤弟,为兄这就离去,多多保重,他日再见。”

唐国有薛仁贵,宋国有狄青。狄青一功绩丝毫不弱于薛仁贵,他是贱民生,但能文能武,善于冲锋陷阵,为大宋朝南征北战也未曾一败。狄青奉赵匡胤之命镇守映辉城,与落日城遥相呼应,就像两把尖刀悬在天竺的之上,随时可要它的命。

狄青急:“大哥!”

狄青闻言一惊,拍案而起,怒:“岂有此理!我为大宋平西大元帅,执掌西征天竺的一概事宜,他任守忠跑来瞎搅浑什么?我倒要看看他要拿我兄长如何!”

薛仁贵、狄青两人英雄惜英雄,相互引为知己。此时,薛仁贵、狄青两人正坐在映辉城城楼之上,宾主分坐,举杯叙。两人皆是怀坦之人,完全没有意识到对方乃是不同国家之人。只见薛仁贵笑:“狄兄,你我虽然分属不同国家,但我们相见恨晚,引为知己,今日天公作,我们何不结为异兄弟?”

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唐宋两国为了避免两虎相争,竟相携结盟,共同对付卧榻之旁的国家,他们屯兵于此,何曾不是为了一击得手把天竺佛国击垮!薛仁贵领兵作战未曾一败,东征西讨杀敌无数,保护大唐皇朝立下汗功劳,唐太宗有于薛仁贵多次在他危难万急之时舍命救驾,封他为并肩平辽王。

薛仁贵听到张忠之话,便觉得事情不寻常,其中颇多蹊跷之。但薛仁贵不想狄青为难,就对他说:“且慢!贤弟,你我相知相,虽然没有什么见不得的事情,但人言可畏,你万万不能因我而坏了自己的名声。我现在就回落日城去,攻打天竺之事就留待以后再详细筹划,若是任守忠到来,你就让他追来捉我便是,切记不可意气用事!”

西南之地,正是西贺州。南瞻洲自有唐朝、宋刀兵纷争倒是少了很多,唐宋两国以鲸吞蚕之法把其他几个国家逐步消灭,只余下魏晋两国偏安一方,芶延残。两国都是打着壮大自的幌,在背后无数看不见的黑手的纵下,一心只想着争夺人皇正统。

狄青怒:“唐宋两国现今正是盟友关系,何来敌人一说?你休想安罪名给我!”

这日,薛仁贵两人正在映辉城十里之外的河边摆酒言谈,商议着如何才能以最小代价攻破天竺宝慧光城。就在此时,一阵急的脚步声传来,一个披战甲的将军快步走了过来。薛仁贵与狄青回一看,正是曾随狄青死的裨将张忠,只见张忠上前急声说:“狄大哥,不好了!监军宦官任守忠正领人来捉拿薛大哥呢!”

不多时,就有亲兵回报,言香案已经准备妥当。薛仁贵与狄青相视一笑,步下城楼,在城门燃香歃血结拜,却是薛仁贵痴长两岁为兄。两人经此结拜之后,关系更是亲密无间,经常促膝长谈。他们哪知如此一来,让有心人传开,便埋下了天大的祸

说完,薛仁贵领着一众亲随上而去。狄青以目相送,直到薛仁贵形不见之后,才又招呼张忠坐到案席之前,研究作战方案。不多时,宦官任守忠领着一队人匆匆赶来,任守忠看了狄青一,急声问:“狄王爷,薛仁贵呢?”

“什么薛仁贵?我这里只有张忠陪着,你没见到我正在研究军情吗?闯军事重地可是死罪一条!”狄青双目低垂,浑然不看任守忠一,反而言喝斥

任守忠冷冷一笑:“我现在不和你多言,待我追拿到薛仁贵再说!我们走!”

落日城,乃是大唐国最西地边城,它北靠广阔不为人知的北俱芦洲,西望西贺州天竺佛国宝慧光城,南接大宋朝映辉城,东便是大唐国的整个腹地。因此可以说,落日城是兵家必争之地,只要扼守住这城池的周遭,便可退自如。如此重要地地方,大唐皇帝唐太宗自然派名帅薛仁贵镇守,巡逻各方各国动静。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