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二十章南征北战19结局之章(5/6)

寇仲等人的关系非同寻常。

按照那个腐儒的观点,抹杀了沈落雁的才能,那李密的一番功夫岂不是白费力气?以李密皇帝的身份,要美女,要孩子还不是易如反掌,又何必一定要收沈落雁?还不是为了巩固最得力谋士的忠诚,方才如此为之。那个混帐儒生,迂腐不堪,但在地方上也算小有名气,因而拉到朝廷里面充门面,不料别的本事没有,却光知道瞎添乱,没准是其他势力派来的奸细。李密素来喜欢沽名钓誉,心中虽然愤怒至极,但表面上却仍旧装出一副胸襟宽广的模样,对腐儒温言相劝,又列举了商王武丁与妇好的例子,最后让腐儒退下,多学些内政才干方是正经。万万没想到那儒生颇有忠臣名臣情节,原本活得极是不耐烦,骂起昏君来更是出口成章,颇有心得,而且李密数次讽刺他只会读死书,妄言圣贤,却无实干之才,早已经刺中他的痛处,于是大殿之上,便上演了一番忠臣骂皇帝的好戏。不但将李密比成了夏桀商纣等亡国之君,还把李密发家前的一些不光彩老底给揭了出来,好象李密不听他的忠言便一下子由开国名君突变成了亡国暴君,从英雄堕落为狗熊一般。最后,李密忍无可忍,叫人将他给砍了。结果儒林士子们大都传言李密轻贱士人,不能容物,成不了大气。

李密的大顺王朝处境尴尬,没得战打,结果自己内部便乱成一团糟,也实在很难让人看好。

至于寇仲的大宋王朝,更是问题层层。光从国号上看,便知道很有问题。这江山究竟姓寇还是姓宋,永远是致命的硬伤。襄阳作为最前线城市,按道理来说根本就没有定都的道理。而寇仲之所以定都襄阳,便是知道除了襄阳这一亩三分地是自己说了算,其他的大宋土地恐怕真的都是姓宋的。当然,寇仲自己的解释却是襄阳城在自己的经营之下固若金汤,自己有信心让任何势力也别想攻进来。

常言到:“天无二日,国无二君”而大宋的天空却一下子出现了三个太阳。最大最火热的一个太阳,自然是势力最大,实力最强,武功最高的太上皇宋缺了;位置最端正的一个太阳,却是名正言顺,正统意义上的皇帝寇仲;而剩下一个时常不见踪影,却偶露峥嵘的太阳,便是性格淡泊,却又不得不被兄弟拉下水的仁义亲王徐子陵,因为寇仲登基之后的第一句话便是“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徐子陵的话便是朕的话,徐子陵全权代表朕”

大宋王朝的地盘最大,钱粮人口军队最多,貌似最强大,其实隐患却比外有异族虎视耽耽,内有二子夺嫡之争的大唐更为严重。首先乐土一旦扩张,大宋可是首当其冲,第一个倒霉。以秦川的恐怖实力,天下绝对没有任何可以抗衡的力量,乐土不扩张就罢,一旦扩张,便没有任何人能阻挡其步伐。其次,大宋王朝其实是以寇仲集团与宋阀集团为骨干,拼凑起来的畸形怪胎王朝。寇仲君不象君,傀儡不象傀儡,似乎只是宋阀的一杆枪,又似乎真是宋阀的一面旗,总之不伦不类,典型一个四不象,让人就觉得特别怪异,不知道究竟应该算什么玩意。襄阳小朝廷一般只管襄阳事,其他土地的事情由宋阀内部自治处理,小事上或许朝廷还偶尔会包办,但大事上却是不敢越雷池半步,一定要交地方自己处理。虽说朝廷与地方弄得如此别扭生分,但双方都习以为常,不以为异,反而一副合作愉快的气派。惟有一件不和谐的事情,小闹了一阵子,便是寇仲的某个妃子的父亲,即襄阳商会会长,与宋阀在生意场上起了冲突,不过在寇仲与宋缺的双方面疏通压制之下,大宋很快又恢复了一片紧密团结,合作愉快的大好气氛。只是这种暂时掩盖了权力利益争夺分配之矛盾的和谐气氛究竟还能维持多久,是否真能等到消灭敌人,夺取天下之后才撕开这层面纱?大家心中都没有底。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