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无不眼中冒火,但顾忌秦川的威名,乐土的势力,昙宗的身份,也只能在心里大骂痛骂一番,于是一个个又在私下里感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同时还为这么一大群被毒害的江湖少侠们扼腕叹息。
宋师道与傅君嫱来时偷偷摸摸,走时却风风光光,成为了乐土此次唯一邀请的一对贵宾,随昙宗的队伍一起奔乐土而去。当初离开乐土之时,秦川给出的任务便是:尽可能与飞马牧场保持良好关系,尽可能的向外宣扬乐土精神,尽可能拉拢一些人才回来。如今借着这对颇有争议的新人,既卖了人情给徐子陵,又宣扬了乐土精神,还找到了人才,三个任务一起完成了,昙宗自然欣喜万分,飘飘然,至于宋缺和傅采林那边,以秦川为后台的昙宗根本就不放在心上,哪里会有什么顾忌。宋师道与傅君嫱也对昙宗颇为感激,两人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结为夫妇,自然也是喜洋洋。于是回归乐土的路上,是一片皆大欢喜。
听闻宋师道的到来,秦川喜出望外。自己正愁找不到帮手,便有这么一个优秀的管理策划人才自己送上门来。石青璇虽然智慧过人,但生性孤芳,不喜欢操心俗务,除非老公实在是忙不过来了,才不得不帮忙筹划一番。婠婠也是一个精明过人的人才,奈何野心勃勃,居心叵测,她说的每一句话,秦川都要反复琢磨推敲数次,分析其中的阴谋成分半晌,才能定夺。秦川对她自然是加倍提防,哪里敢多加指望?
秦川与宋师道相见之后,相互客套一番,宋师道便直入正题,为秦川分析了当前的形势,乐土的得失,以及未来的展望。当初宋师道还留在宋阀当少主的时候,便利用宋阀收集的情报,好好研究过乐土一番,此次在来乐土的路上,宋师道又找昙宗套取了不少独家重大情报,经过一路上的反复研究分析,最终到了乐土,却早已胸有成竹。一番精辟见解,说得秦川不住点头,一些高明建议,听地秦川连连叫好。最后,秦川聘请宋师道担任乐土发展部总参谋长,并且当即召开了乐土全民大会,通过了宋师道提出的五项发展计划。
正如宋师道所说,乐土目前的关键问题,还是一个字——“人”早在乐土尚未建立,众人还在南下之时,其成员就十分有问题。南下队伍中除了一群信仰秦川的和尚,大抵都是一些流民,而且还是各大势力有意挑选出来的社会渣子,当时各地的地痞无赖,小混混,小扒手,泼妇,老而不死便是贼的人物便被各大势力的人剔了出来,祸水南引,诱骗驱赶到秦川南下的队伍里,一来自己痛快无忧,二来存心暗算一下秦川。如今秦川好不容易将这些社会垃圾们改造成光荣神圣的乐土居民,却又迎来了大批混杂着无数奸细间谍的乞丐。正如某位大侠王重阳所说的:中国古代老百姓最是善良纯朴。绝大多数老百姓固然是如此,然而少数的害群之马,老鼠排泄物也总是客观存在的。而此时的乐土,在各大势力的暗中操作之下,却恰好成为了社会垃圾收容所,刚刚回收一批垃圾,便又有更多的垃圾扔了进来。如此被动承受下去,乐土自然是前途黯淡。所以当务之急,便是主动出击,多招揽人才,多引进勤劳善良的良民百姓,将乐土这潭被搅浑浊的死水稀释冲淡,注入活力。人的素质提上去了,乐土才有前途才有生机,而那些垃圾们在接受改造之时,才会有压力和动力,才会事半功倍。
只是如今天下大势基本明朗,社会上出现了一段短暂难得的安定气氛。中国百姓们向来恋乡恋土,不管有多么苦难,只要能勉强活下去,便绝不会轻易离开故土。而知识分子读书人往往被传统所束缚,大抵都有封妻荫子,卖身只卖帝王家的习俗,对于乐土这种伤风败俗,无君无父的存在,不是不屑一顾,便是嗤之以鼻。所以如何广为宣传,扩大影响,是当务之急要解决的问题,这直接关系到了乐土的招人计划和未来的发展大计。
经过宋师道的一番策划,《秦川诗词集》、《秦川画集》、《乐土风采》便开始编排,走向了对外出版的道路。而这些其实只是试探性的先锋部队,真正的重头,是将来计划流出的《初级乐土经》,集天文、地理、人文、思想、政治、法律、经济等于一身,希望能引起一场天翻地覆的思想大革命。而《中级乐土经》则只在乐土流传,想学的要自己到乐土来;至于《高级乐土经》,预计只在圣殿圣堂之中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