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的妖兵,与我在这洪荒星空赌斗。”
说到这里,李随云义愤填膺,恨声道:“想我虽不敢称有道全真,但也是开天辟地之初,便得道的修士。若不是这巫门相助,怕是就要遭了妖族毒手。此恨可谓比山高,比海深,还请娘娘为我做主,评一评妖族究竟是何道理。”
女娲娘娘听了,不由得愕然无语,心中也自恼恨太一、帝俊不晓事。这满天仙、神,你们招惹谁不好,偏偏招惹这没事还要找事,无理还要辩上三分的清虚道人。更让她恼恨的是,这清虚道人话里话外,分明就是指责她纵容妖族为恶,明面上让她主持公道,实际的意思却是让她给个说法。
女娲娘娘也知道这清虚道人得道极早,也不知道其根脚若何。私下里甚至有大神猜测,他是和盘古大神同时代的人物。他虽然拜鸿钧为师父,但谁都不能肯定,他是不是用那韬毁之计,隐藏自己的实力,又或是在证那混元道果之前,找一个靠山。
那巫门之祖虽然都是性格朴实,心思淳厚之辈,但却不是那种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修士,要不然也修炼不到今天这个地步。他们自然听出李随云话语中的意思。都冷冰冰的瞪着女娲娘娘。
女娲娘娘沉吟片刻,心中已自有了计较,她看了一眼众人,轻声道:“那妖族果然有错,但上天有好生之德,若是执意剿灭妖族,却又生灵涂炭。若是多造杀业,却折损了功德,怕是大道路上多有阻碍,还请诸位三思。”
李随云没有说话,这毕竟是巫、妖之争,他和妖族并没有太大的仇恨,他的敌人只有帝俊和太一。决定权还在巫门手中。他看了一眼巫门四祖,等待他们的决定。
四大巫祖虽然聪明,但却不是那种精于厚黑之道的聪明,十二巫祖之中,也只有帝江最擅此道,可偏生他不在此处,一时间不由得踌躇不决,有心拒绝,但对方毕竟是女娲娘娘,如何能不给对方面子?想到此处,不由得把目光望向了李随云,想听他的看法。
女娲娘娘见了这一幕,心中也自思量,看来这巫门大圣多以清虚道人为首。若想化解巫、妖之争,还得从他身上下功夫。
李随云见了几大巫祖的目光,也知道他们的用意,微一沉吟,欲要说话,却又垂首沉思,复又踱步不语。
女娲娘娘见了,不由得笑道:“道兄何故踌躇不决?还请道兄以天下苍生为重。”
李随云听了,抬头看了一眼女娲,随即咬牙道:“既然娘娘发话,我也不强求,但需和太一、帝俊了断因果。至于巫门与妖族之仇,只诛恶首,从者不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