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〇六章大禹治shui(2/2)

禹特别重视恩威并济,加教化。西有个族叫有扈氏,好战而不愿服夏。禹采取一边用兵征服,一边用德政教化的策略,收到良好效果,使有扈氏终于臣服于夏。东南地区古称“九夷”即九个较大的落。禹为加对其统治,几次巡该地区,传播中原文化和礼教,受到当地百姓尊敬和礼遇。他沿途向当地人询问习俗,鼓励农耕,告其农时,播五谷,教化族酋长们讲礼仪,知法度,不以凌弱,和睦相。同时又宣布,若有不听教化者,要以兵征讨,决不客气。当时,古越落酋长防风氏,总想独霸一方,自称越人各落之长,不听禹的命令。禹在苗山大会上当众命令将他死,并暴尸三天。各地诸侯、方伯知再不敢冒犯禹王。那些没有参加朝见禹王的氏族落听说此事,也纷纷向夏王朝贡称臣。

在治的过程中,禹走遍天下,对各地的地形、习俗、产,都了如指掌。禹重新将天下规划为九个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并制定了各州的贡。又收取天下的铜,铸炼成了九鼎,作为天下共主的象征,永镇九州地脉灵气。

在这段时间,三教为了享用人族祭祀,往往以仙人之名,将人族之主收到门下,如颛顼、帝喾、尧、舜等后来离奇失踪之人都是最后得了功德,被三皇接走。因为圣人的待,所以那些在人界传的弟们都不敢随意惹事,与别人胡冲突,三界之中一片祥和,难得的又平静了许多年。

由于禹是活动在崇山一带的夏落的首领,故被称为夏后氏,禹还规定:都城以外五百里的地区叫甸服,再外五百里叫侯服,再外五百里叫绥服,再外五百里叫要服,最外五百里叫荒服。甸、侯、绥三服,纳不同的品或负担不同的劳务。要服,不纳服役,只要求接受教、遵守法制政令。荒服,则据其习俗理,不制推行中朝政教。

成为人主的禹更加勤奋地为万民谋利,诚恳地招揽士人,广泛地听取民众的意见。有一次,他门看见一个罪人,竟下车问候并哭了起来。随从说:“罪人了坏事,你何必可怜他!”帝禹说:“尧舜的时候,人们都和尧舜一心一德。现在我当天,人心却各不相同,我怎能不痛心?”仪狄造了些酒,帝禹喝了以后到味很醇,就给仪狄下命令,要他停止造酒,说:“后代一定会有因为酒而亡国的。”

禹继位不久,就推举皋陶当继承人,并让他全权理政务。在皋陶不幸逝世以后又推举伯益为继承人,负责政务。

帝禹在位第十年南巡。过江时,一条黄龙游来,拱起大船,船上的人很害怕。帝禹仰天叹息:“我受命于天。活着靠上天的佐助,死了要回到天上去。你们何必为这一条龙担忧?”龙听到这一席话,摇摇尾,低下就不见了。帝禹到涂山,在那里大会天下诸侯,献上玉帛前来朝见的诸侯竟达万名之众。

。改定历日,以建寅之月为正月。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