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三义薄云天1(2/2)

阻归程

昨夜寒蛩不住鸣

李文士:“岳武穆文武双修,无论文采还是武功俱至巅峰,古今唯此一人。本朝为防武将拥兵自重,割据一方…”

知音少

那于姓文士突然压低声音:“李兄,我们中举近十年,只因无门无路,便一直候缺。朝廷官员更迭如日月替,比咱们晚的都有了官职。可咱们呢?弟早已对朝廷失望透。大明经万历帝四十多年的穷折腾,至今已是弩之末,依弟看亡明之日不远矣。你我兄弟不如去南方一展宏图如何?”

弦断有谁听

于文士:“唐太宗曾言:‘天者,有则人推而为主,无则人弃而不用,诚可谓也。’李兄难还对大明朝心存幻想?”

旧山松竹老

小二:“那您二位吃着,说话可要小声。”

帘外月胧明

老者:“二位此言差矣,本朝重文轻武,凡是战场主帅必是文人方可。岳武穆若是来到此朝,才是真正的怀才不遇。”

起来独自绕阶行

老者闻言不悦:“客官又没听曲,何来后一说?小女会唱的曲多了去了,女儿给他们唱段《满江红》。”

惊回千里梦

老者一,二胡拉响,随即,女

那李文士急忙伸手阻住,:“要唱就唱《小重山》,这才符合我二人此刻的心境。我二人一介儒士,哪能像岳武穆那样驰骋杀场。”

这一老一少绕过谷昭这桌,奔向那二位文士。老者朝二文士抱拳:“二位一看就是知书达礼的读书人,可否听小女一曲?”说话音分明不是本地人,略带些糙的西北方言。

佞臣阉宦误国,真是岂有此理。”

说罢,不人家听不听,拉了把椅坐下,拾掇二胡,那女清了清咙便要开唱。

已三更

人悄悄

文士:“于贤弟,西南战未平,下东南叛又起,大明山河岌岌可危,我们不如趁此朝廷用人之际去京城谋个官职如何?”

于文士打断:“别提这个啦,没这个规矩大明还亡不了呢。武将不带兵,文人不理政,全由宦官代理。这叫什么世…唱吧。”

将心事付瑶琴

那李文士正自叹怀才不遇,为自己鸣不平。闻言烦躁地一挥手:“去去去,国将不国了,真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

李文士仍自犹豫不决。这时,来一老一少似是拉二胡卖艺的父女,男的胡须青白参半,垂至,穿得倒也净,颇象个私塾先生或是帐房事一类。女的年貌似在二十,说不上漂亮,骨里却有媚气,着一布褂,上扎两油晃晃的麻辫,一副村姑的打扮。谷昭看在里,这辈经历的唱曲卖艺多了,总觉得不大协调,哪里不舒服。

李文士闻言犹豫:“这…唉…那我们这些年读的圣贤书岂不白读了,有违人臣之纲。”

白首为功名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