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就是楚问自己,靖王之死,无论宋子瞻怎么回报他,都绝不会说是李无忧杀的,那楚问的一系列举措实在是太也奇怪。现在更是召唤李无忧回去,是福是祸,实在是难以预料得很。
与其受制于人,还不如拥兵自重,静观其变,反正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楚问也拿李无忧没有法子,待将来搞清楚状况后,是进是退也有依据。这就是柳随风的主意。但李无忧却认为该去京城将事情搞清楚。
后世的研究者在论及无忧王朝的三大兵家时,曾说三大家虽然都善于用奇兵,但柳随风的奇却是基于对全局的细致把握,绝不打无把握之仗,而李无忧更善于奇中带险,以用兵使计天马行空匪夷所思而著称,至于另一个人…
“算了,商量了这么久也没结果,听听老寒的意见吧?”李无忧最后道。
“自秦州回来后他一直躲在房间里谁也不肯见,我看上次的事…”柳随风有点迟疑。
“我想他应该已经走出了阴影!”李无忧自信满满“我不会看错人,就好像我从来没有看错你!”
柳随风笑,心中却似有热血翻腾。
寒士伦果然没有让李无忧失望。多日不见,风采依旧,自信如昔,只是经过秦州的挫折重新站起,明显多了种欲火重生后的内敛,眉宇间更多了成熟的沧桑,有了一种真正的名士风范。看来这月余平静的闭门思过,其实是一种冰与火的煎熬,并不逊于沙场血与火的千锤百炼。
“呵呵,许久不见,寒先生是越来越潇洒了,看来男人果然是越老越有味道!”李无忧话入正题前不忘调侃。
“元帅是想问进京事宜吧?”寒士伦微笑过后,单刀直入。李无忧和柳随风同时点头,目中都露出欣赏之意。能猜透李无忧的叫自己来的目的不过是谋士的基本功,但他这么问正是显示他已然有了自己的计划并且对此颇有自信。
寒士伦道:“元帅,以属下之见,不如反了!”
“反了?”李柳二人同时吃了一惊。这两人也都非拘泥之辈,全无半点忠君爱国的心思,吃惊的并非是造反本身有什么不对,只是觉得现在就造反实是一步险棋,对这件事全无一点心理准备。
这也是后世将无忧三大兵家中寒士伦先生的用兵评价为“险中带奇”的直接体现之一,即他爱剑走偏锋,用兵使计无一不是险峻异常,偏又每一次都是于盘根错节的复杂中直中要害,其偶尔按常理出牌的正锋于别人而言也都可称为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