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二九九章 大理新中心(中)
-
其实陈恪从没想过独吞东川的铜矿,这是在大理的地盘上,段家和高家两大地tou蛇的夹feng中,若是光让他们yan红吃不着,肯定要chu大事的。
何况限于开采技术和人手,在几百年时间内,东川的铜矿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gen本开采不完,让他们帮忙为大宋挖铜也是好的么。
而且他并不担心,他们会威胁到宋朝的货币安全。因为宋朝各zhong年号的‘大宋通宝’,是大理唯一的liu通货币!
这并非宋朝qiang加给大理,而是自然而然建立起来的。前面说过,大理的商品十分丰富,刀剑、甲胄、良ma,都是广受huan迎的热销货,内bu的商品liu通也很发达。商品liu通离不开货币,而大理国一直就有铜矿存在,可他们却一直受困于通货不足的窘境。
因为大理是真正的封建社会,领主在自己的领地上,有绝对的权力。所以除了段家所铸的‘通宝’之外,高家和杨家也都曾设场铸币,但是三家互不承认对方的铜钱。而且他们的技术、铜质都不过关,同一zhong币值还大小份量不一,所以铸造的铜钱不能当作货币liu通,只能an铜的份量作价使用。
结果唯一受三家承认、能在大理liu通的货币,反而是通过贸易顺差liu入大理的大宋通宝…使用宋钱zuoying通货,大理并非个例,大宋周边的日本、朝鲜、jiao趾、蒲甘等一系列国家,都有这样的情况。乃至貌似qiang大的辽与西夏,也摆脱不了本国钱币不如宋钱jianting的怪现象。
陈恪很容易理解这zhong情况,因为后世的mei元就是如此,而且是‘布雷顿森林ti系崩溃前’的mei元。因为宋朝的经济qiang势地位,各国间贸易的结算,都不约而同的使用宋钱。当然宋钱也确实有其过人之chu1,比如造型优mei、不易被仿制等…当然不易被仿制也是相对的,如果仿制的主ti是国家,被仿制也是难免的。
不过没关系,因为贵金属货币的好chu1,就是不怕伪造,只要它分量足,民间就认,分量不足,民间就不认,也不会损害宋钱的名声——因为宋朝的声望实在太高了,大家理所当然的认为,宋钱是最好的,不好的都是仿造的。
这就chu现了奇异的景象,像辽与西夏那样的大国,尽guan在军事上轻视宋朝,但在官方铸币时,竟会大量铸造宋朝的通宝,至于本国钱币,却只少量铸造,撑撑门面而已。而大理、日本这些国家,更是彻底停掉本国货币,将宋钱作为本币。
归gen结底,还是因为这个时代的人,没有‘铸币权’的意识,仅仅因为宋钱是国际结算的唯一货币,便将一国币权拱手相让。如果宋朝人足够聪明,完全可以把持整个亚洲的经济大权,通过大肆铸币,让整个亚洲为自己的通货膨胀买单…
可惜,宋朝治国的儒生们,gen本没有这份yan光智慧,相反,他们只看到宋朝因贸易逆差而liu失的铜钱,高达千万贯,造成严重的钱荒。因此明令禁止铜钱chu境。比如《宋刑统》中就明文规定:‘诸将铜钱入海船者…十贯liu二千里,从者徒三年!’
当然,这个规定早已形同虚设。但你如何指望他们的榆木脑袋,能想到去主动的利用手里的超级铸币权,让亚洲各国成为大宋的打工仔?
好在现在有了陈恪,他自然要让宋钱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
陈恪早为两家预备好了矿区,他将东西两片距离东川最远的矿区,划分给了段家和高家。这两片矿区的铜储量并不低,只是运输麻烦了点儿,但这不是陈恪cao2心的问题…
对段、高两家而言,得到的矿区jin邻自家领地,也是不错的结果,所以都没有意见…只是一想到,原本属于自己的土地,现在竟要靠别人施舍,两家难免有些凄凉。不过他们别无选择,因为挖chu来的铜矿,需要通过红水河外运,在广南西路梧州钱监铸币,才能变成大宋通宝。
如果铜矿运不chu去,也只是一堆破铜烂铁,一文不值。
红水河在陈恪手中,就掐住了他们的命脉,让他们不得不乖乖与朝廷合作。
最终,两家与红水河河dao衙门、广西梧州钱监订立五年合同,每年运输五百万斤铜锭铸成大宋通宝,一半归两家所有,一半归朝廷。
但在实际生产中,他们发现自己,gen本无法将铜矿石,锻炼成合格的铜锭。只能将开采的矿石cu选后,运到东川城的炼铜场,求汉人帮忙冶炼铜钱。但炼铜场接自家的单,就已经忙不过来,哪有功夫伺候他们?